2019-09-29 09:00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劉萌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自貿試驗區爆發式、跨越式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制度創新的支撐。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自貿試驗區核心任務是制度創新,基本要求是可復制可推廣。
■本報記者 劉萌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值此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自由貿易試驗區也迎來了6周歲生日。
6年來,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從“1”擴容到“18”,形成202項制度創新成果得以復制推廣,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從190項減至37項。數量更多的自貿區意味著創新實踐面臨更多可能的方向,相關經驗的復制與推廣將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的推動力。
自貿區成員從“1”到“18”
繼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于2013年掛牌之后,第二批廣東、天津、福建3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于2015年4月21日設立;第三批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于2017年4月1日設立;2018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迎來第四次擴容;2019年8月26日,備受關注的第五批擴容名單出爐,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等6個省份入圍。經過5次擴容,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形成“1+3+7+1+6”的新格局,實現了我國沿海自貿試驗區的全覆蓋。
自貿試驗區爆發式、跨越式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制度創新的支撐。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自貿試驗區核心任務是制度創新,基本要求是可復制可推廣。
6年來,我國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202項制度創新成果得以復制推廣,切實發揮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
負面清單從“190”減至“37”
自貿試驗區的第一份負面清單來自上海自貿試驗區,2013年9月份出臺,設立之初為190項。2014年,調整減少至139項。2015年,在自貿試驗區擴圍之際,該清單又減至122項,同時擴展到上海、廣東、天津、福建四個自貿試驗區。2017年版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為95項,首次將條目縮減到了100項以內,并覆蓋當時的11個自貿試驗區。2018年版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在全國負面清單開放措施基礎上,在更多領域試點取消或放寬外資準入限制,修訂后,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減至45項。
2019年6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并于2019年7月30日起正式施行。2019年的修訂進一步縮減了負面清單長度,新推出一批開放措施,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縮減至37項。
6年來,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經過5次修訂,從190項縮減至37項,縮減逾八成。
談到6年來自貿區的發展變化以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貿區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試驗田,6年來通過5次擴容,所成立的18個自貿區在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提供一大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我國營商環境優化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促進了我國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6年來,我國自貿區培育發展新模式、新產業,有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成為吸引外商投資高地,新設外資企業數、實際使用外資、進出口總額占全國比重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