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9 10:07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王躍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傳統車企積極布局智能網聯等新技術的同時,一批被稱作“造車新勢力”的企業,也以“智能汽車”概念強勢闖入汽車行業,期待用所謂的“創新”顛覆傳統。
今年,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隨著5G商用啟動,社會各界都期待這項新技術能給傳統行業帶來全面變革。聚焦汽車行業,5G給汽車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汽車與萬物互聯、無人駕駛、飛行汽車……
車載導航
十年前(2009年),筆者剛參加工作,這一切都還是遙不可及的夢。當年,我國剛剛拉開3G商用的序幕,手機的主要功能還是打電話和發短信,iPhone還沒有在中國內地發售,大家還流行使用滑蓋式物理全鍵盤手機;在選購新車時,人們逐漸喜歡那些裝有USB接口的車型,因為在聽膩了電臺節目時,可以用它來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
借助3G技術,一些進口和合資汽車品牌為旗下部分高端車裝配車載導航。但受限于前裝車載導航的成本較高和產業成熟度較低等因素,大部分中、低車型并不提供這一配置。為了享受這一數字化便利,很多車主選擇后裝車載導航。有數據統計,2009年,中國后裝導航的銷量就達到了210萬臺;在2010和2011年,后裝導航快速增長,分別實現銷售390萬、550萬臺。
隨著國內汽車銷量的增長,交通設施和路途環境的變化,尤其是城市交通嚴重擁堵,車載導航產品成為人們駕車出行必不可少的功能服務。這也讓車載導航市場迎來井噴期。有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2016年,中國車載導航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2%。
五年后(2014年),我國進入4G商業元年。受益于此,智能手機的導航快速普及,這讓空調出風口的手機支架成為不少車主的標配,并嚴重沖擊了車載導航的市場。
在此背景下,“智能互聯”成為汽車數字化升級的新方向。不少車企選擇與互聯網巨頭聯手,推出一大批“互聯網汽車”,完成了用戶數據在不同智能設備之間達成“共享”。
奇瑞雄獅
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新四化”變革加速推進,汽車企業進一步推進在智能網聯領域的布局。其中,不少自主品牌走在了前列。去年北京車展期間,奇瑞發布“奇瑞雄獅”,以期通過布局智能汽車的全產業價值鏈,達到成為未來智能出行生態先行者和引領者的目的。長安汽車同期也發布了“北斗天樞”計劃,攜手互聯網巨頭深入布局自動駕駛、智能交互、智能互聯三大領域。
同樣,跨國車企也都在中國積極布局智能網聯的相關技術。通用、福特等就在中國設立創新中心,希望能更懂中國市場在數字化上的需求。
在傳統車企積極布局智能網聯等新技術的同時,一批被稱作“造車新勢力”的企業,也以“智能汽車”概念強勢闖入汽車行業,期待用所謂的“創新”顛覆傳統。不過,轟轟烈烈的口號在慘烈的現實面前,顯得格外的蒼白和無力。在眾多造車新勢力中,大部分企業仍然停留在PPT上,幾家頭部企業雖然推出、甚至交付了產品,但卻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融資、虧損等問題的困擾。
造車新勢力在痛苦與希望中苦苦掙扎,傳統車企則在不斷釋放數字化技術的潛力。今年,我國5G商用元年又提前到來。業界普遍認為,“這或將進一步拉大兩者在汽車數字化上的差距”。
長城汽車旗下的零部件公司
為了順應汽車數字化變革,各大車企都積極在創新技術領域布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近日在走訪一汽-大眾優秀供應商代表時發現,其在研發最前端就聯手供應商融入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期望持續引領未來出行方式。而長城汽車也對其原來的零部件部門進行資源整合,引入市場競爭,成立獨立公司;旗下零部件公司——蜂巢易創,就瞄準了新能源汽車業務和智能互聯汽車業務,不斷加大對集成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深入探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