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0 00:00 | 來源:面包財經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汽車線纜廠商卡倍億(寧波卡倍億電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期更新了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發行不超過1381萬股,募資約3.45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線纜及智能網聯汽車線纜產業化項目和本溪卡倍億汽...
汽車線纜廠商卡倍億(寧波卡倍億電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期更新了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發行不超過1381萬股,募資約3.45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線纜及智能網聯汽車線纜產業化項目和本溪卡倍億汽車鋁線纜建設項目。
根據申報稿,目前公司業務仍主要集中于傳統汽車線纜領域,新能源領域是未來拓展方向。
梳理傳統汽車制造業近年IPO申報及審核情況,企業上市節奏整體較慢。而與傳統汽車制造企業形成明顯對比的是,新能源、智能汽車以及汽車智能制造相關企業則正借助科創板加速進入資本市場。
作為汽車供應鏈中的二級供應商,卡倍億主要為一級供應商汽車線束廠商提供汽車線纜配套服務;公司主要產品為常規線纜、鋁導線纜、等多種汽車線纜產品。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收及歸母凈利潤變動情況如下:
2016至2018年,公司總營收由7.04億逐年增長至10.68億,歸母凈利潤由3920.43萬增至6155.6萬,復合增速分別約23.35%和25%。2019上半年,公司總營收和歸母凈利分別為3.86億元和2095.02萬元。
根據申報稿,公司總營收由汽車線纜及絕緣材料銷售等主營業務收入,以及殘次線纜及廢銅銷售等其他業務收入構成;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均在97%以上。值得注意的是,2019上半年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出現下滑。
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約3.75億,其中常規線纜和特殊線纜收入分別約3.3億和4188.32萬,同比分別下滑25.31%和7.88%。公司表示主要“受下游整車市場產銷量下滑影響”。
在申報稿的風險因素分析部分,公司提示的首個風險即是汽車行業周期波動的風險,并表示“公司生產經營狀況與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狀況密切相關”。2018年以來,汽車市場尤其是傳統燃油車市場持續低迷,產業鏈上下游的壓力亦增大。未來公司產品的銷售情況需持續關注。
2019上半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約2095.02萬元,約占去年全年歸母凈利潤的34.03%。公司未披露2018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的具體金額,但從申報稿來看,2019上半年公司歸母凈利潤也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
公司利潤主要受主營業務的影響。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持續下滑,至2019上半年達約13.63%,較2016年下降4.23個百分點,已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進一步分析發現,自2016年至2019上半年,公司汽車線纜各類產品的單價與銷量均持續增長。也就是說,公司毛利率下滑主要受成本端的影響。查閱申報稿,公司表示2017年的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原材料銅的價格大幅上漲;而2019上半年的毛利率下滑則系“產銷量下降導致生產規模效應降低,單位固定成本有所上升所致”。
申報稿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汽車線纜的產能利用率較低,且逐年下滑;至2019上半年公司汽車線纜產能利用率為53.96%,較2016年降約4成。此外,公司絕緣材料的產能利用率也已降至50%以下。
根據申報稿,公司采取“以銷定產”的銷售策略。報告期內公司絕緣材料的產銷率由20.07%連續下滑至12.09%,汽車線纜的產銷率基本穩定但產能利用率連續下滑,這是否反映出公司的客戶訂單數量有所減少?
進一步分析發現,以銷定產模式下,公司不僅根據在手訂單安排生產,同時根據客戶訂單情況采購原材料及儲備生產。而在對公司存貨進行分析時,公司明確提到了訂單下滑。
申報稿顯示,公司已經經歷了一段時期的產品需求放緩。需要思考的是,截止2019年二季度,公司下游市場的景氣度未見好轉。未來,公司的客戶訂單是否會繼續下滑?
根據申報稿,公司此次募投方向為新能源汽車電纜及汽車鋁線纜,其中以新能源領域為主。
申報稿顯示公司新能源汽車線纜項目沒有在原有產線上進行升級擴產,而是新建產線和購置新的生產設備。
在進行項目必要性分析時,公司表示由于用地緊張,擴充產能受限,無法新建整裝現代化生產線。公司急需通過技術革新及產能擴展加大新能源汽車線纜及智能網聯汽車線纜產品生產配套能力,以占據更多市場份額,提升競爭力。項目將購置新能源汽車線纜擠出生產線等生產設備,這有助于降低公司生產運營成本,保證產品質量,并增強客戶認可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經歷補貼退坡的考驗。公司在進行風險提示時曾表示,如果未來汽車行業出現重大不利變化,則募投項目可能面臨市場開拓的風險,從而導致產品銷售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申報稿中卡倍億表示,為滿足客戶需求和提升產品競爭力,公司近年不斷加大設備及技術的投入,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目前,融資渠道單一成為制約公司發展的重要因素,公司亟需通過股權融資補充資本金。
這里有公司自身盈利能力的原因,也反映出了當前零部件企業的部分現狀。
2018年以來,汽車市場遇冷,整車銷量下滑,部分零部件企業的壓力增大,現金流亦趨緊。而面對更為嚴格的“國六”對汽車零部件和相關技術提出的更高要求,零部件企業則不得不加大相關投入,尋求產業升級或轉型。
此前,在整車市場的持續下行中,唯新能源汽車逆市增長,新能源零部件企業及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相關零部件企業因此受到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盈利需求推動著零部件企業進行轉型。
今年6月以來,受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出現下滑,但就行業整體而言,新能源電動化仍是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整車市場方向的改變,客觀上也要求著零部件企業一同轉型。
然而,無論是傳統技術升級,還是轉戰新能源,都意味著更大的資金投入。當前市場環境下,零部件企業面臨著技術和資金的雙重壓力。
壓力之下,越來越多的零部件企業選擇上市融資。不過,對比傳統零部件企業與新能源領域企業,當前的融資環境有著明顯差異。傳統零部件企業的上市節奏趨緩,而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則正借助科創板,加快上市融資的步伐。
2019年初至今,證監會分類下汽車制造業IPO過會企業共2家(不含科創板),分別是主營汽車熱交換及傳動零部件的泉峰汽車(603982.SH),和汽車智能、節能電子部件系統方案提供商科博達(603786.SH),兩者均在2017下半年進行IPO申報預披露。而粗略統計,目前還在排隊IPO的汽車零部件及相關企業還有16家(不含科創板),具體情況如下:
另一方面,科創板自2019年開板以來,截止10月8日,申報企業中共有8家企業與新能源汽車相關,其中4家已成功上市,審核通過率100%。這8家公司大致情況如下:
整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借助科創板的審核提速,正不斷加快其融資步伐,相較傳統零部件企業具有一定的融資優勢。這或將加進一步加劇行業內部的市場競爭,同時有助于推動整個汽車產業鏈的轉型升級。(GCH)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