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5 09:30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多位險企人士表示,隨著預售時間有望較2019年“開門紅”提前,預計2020年“開門紅”整體好于去年同期,2020年全年保費增長亦有望迎來改善。
多位險企人士10月14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期五大上市險企將陸續披露2019年三季度業績報告,預計上市公司三季度凈利潤增速較上半年將有所回落,但仍將保持平穩增長。
保費收入直面高基數壓力
2019年以來,保險行業利好政策頻出,直接影響較大的一方面是對投資端的松綁,另一方面是減稅降費的利好。天風證券(行情8.77+0.80%,診股)分析師夏昌盛認為,在5月份《關于保險企業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影響下,2018年稅收匯算清繳的利好已在半年報釋放,三季度實際稅率亦同比下降。
在保費收入方面,新華、太保的新單保費或存在一定基數壓力。方正證券(行情7.10+1.87%,診股)左欣然認為,新華總保費增速下滑主要系基數壓力下的新單負增長導致;不過,目前增員強訓加之新管理層到位,新華保險(行情50.75+1.14%,診股)(港股01336)的保費有望加速增長,預計全年新業務價值(NBV)穩定增長,太保則通過短儲加保障并濟,以多元化產品積極應對基數壓力、維持NBV穩定。
招商證券(行情17.24+1.35%,診股)(港股06099)分析師鄭積沙表示,險企三季度負債端仍有望逐步修復缺口。隨著四季度的臨近,上市險企“開門紅”策略成為市場關注點,初步預計2020年“開門紅”有望實現較好的保費增長。一方面,利率下行帶動競品收益率往下,雖然未來產品預定利率將保持在3.5%以內,但相較于目前的競品收益率仍有明顯競爭力,與2018年、2019年“開門紅”情況恰好相反;另一方面,費用投入預計更強勁,受益于所得稅政策的調整導致的2019年業績超高速增長,可用于負債端投入的費用相對充足,目前部分上市險企已公開表態將加大對于渠道的費用投入。
多位險企人士表示,隨著預售時間有望較2019年“開門紅”提前,預計2020年“開門紅”整體好于去年同期,2020年全年保費增長亦有望迎來改善。
全年投資收益率有望超5%
當前,受保費增速回暖影響,行業投資資產增速小幅回升。截至8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1.757萬億元;截至2019年8月末,保險業資產總額為19.71萬億元。
華創證券分析師洪錦屏指出,上半年各上市險企在投資方面均有側重,中國平安(行情90.45+0.61%,診股)(港股02318)在舉牌和增加長期股權投資方面有所動作;太保的權益投資則較為保守,整體投資收益率不及同業;新華保險逆勢減倉權益資產,加大長久期債券配置;國壽加大對權益資產的配置,整體收益率超過同業。人保產險資金相對短期,投資配置靈活,收益率高于壽險資金。
一位保險公司投資總監預測,今年第三季度上市險企依舊會沿著上半年的投資布局穩步推進,不過,四季度投資風格會有切換。
海通證券(行情15.16+1.27%,診股)(港股06837)分析師孫婷認為,固定收益類資產仍是上市險企最主要的投資方向,權益占比長期維持10%左右。銀行存款占比將跟隨利率水平同向變化。如市場利率自2012年以來進入下行通道,銀行存款的比例從2012年的34%降至2019年7月末的14%。二級權益投資比例將穩定維持在10%左右。
“考慮到長端利率或震蕩下行(目前僅3%左右)、權益市場觸底企穩,假設上市險企2018年有20%的非標資產和債券到期,同時假設新增債券收益率2.8%、非標收益率5.5%、股票%2B股基收益率5%,則上市險企2019年綜合投資收益率仍將達5%以上。”左欣然預計。
上市險企發布利潤預增公告時常常拉動保險股估值提升。一位中小型保險公司負責人認為,進入2019年以來,助推險資投資的各項措施先后落地,均對上市險企估值起到一定拉升作用,當前,保險板塊估值偏低。
從上市險企壽險業務總體發展態勢來看,華創證券分析師洪錦屏認為,人身險已經歷去年的低點,增長有所恢復,健康險依然維持高景氣度增長。未來無論是保障需求還是儲蓄、財富管理需求都有較大的空間,保險股均有望享受行業增長的紅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