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8 10:24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目前我國養老體系的第二、第三支柱發展尚不成熟,而一些國外保險機構在企業年金、養老金的運作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由于我國相關業務的準入門檻較高,使得外資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并未參與我國企業年金管理業務。
日前,國務院公布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放寬了外資保險公司準入條件,對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外國保險公司,取消“經營保險業務30年以上”和“在中國境內已經設立代表機構2年以上”的條件,同時允許外國保險集團公司在中國境內投資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允許境外金融機構入股外資保險公司。業內人士稱,當前我國亟待發展的養老保險、健康險以及非車業務細分險種,預期將成為外資險企重點發展的領域。
金融業對外開放再提速
金融業對外開放持續深化,外資保險入華已取得多項“第一”。2018年11月,銀保監會批準德國安聯集團籌建安聯中國控股公司。安聯中國控股公司開業后將成為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今年3月,銀保監會公告稱,第一塊外資養老保險公司的牌照花落恒安標準人壽,該公司獲準籌建國內首家外資養老保險公司——恒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5月16日,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開業。工銀安盛資管成為我國提出加快保險業對外開放進程以來,獲批成立的第一家外資保險資管公司。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已批復合資及外資險企增資規模超過20億元。建信保險資管、漢諾威再保險上海分公司等十余家險企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發布了擬增資公告。根據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目前,境外保險公司在我國一共設立59家外資保險法人機構和131家代表處。
發力養老與健康險領域
中信建投分析師趙然表示,結合其他國家的開放經驗,外企大多是通過發展當地相對不成熟的險種以及順應經濟、政策的險種切入市場;當前我國亟待發展的養老保險、健康險以及非車業務細分險種,預期將成為外企重點發展的領域。
趙然認為,目前我國養老體系的第二、第三支柱發展尚不成熟,而一些國外保險機構在企業年金、養老金的運作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由于我國相關業務的準入門檻較高,使得外資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并未參與我國企業年金管理業務。隨著恒安標準養老保險公司獲批,國內專業養老機構將增至9家,也標志著外資公司將首次參與我國養老保險業務,開放力度的不斷加碼,有望引進更多的外資公司參與養老保險業務,同時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技術。
此外,外資險企的客戶服務能力有助于布局醫療健康市場。當前我國健康險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商業保險對醫療體系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人們對于醫療保障、健康保障的意識逐漸提高,對健康險的需求日益旺盛,健康險業務是外資公司不可忽略的重要市場,且外企長期積累的客戶服務經驗將賦予其一定的競爭力,尤其是針對高端客群的服務。當前我國高端醫療健康領域的保險產品及服務還相對薄弱,但高收入人群的不斷增長使得高質量產品和服務需求不斷增長。
穆迪副總裁、高級分析師袁永基表示,對于中國保險業而言,市場加速對外資保險公司的開放具有正面信用影響。外資參與度的提升將豐富中國市場的保險產品類型,并增強行業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對包括養老金等發展不足的領域尤為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將促進行業自身風險管理架構和人才庫的發展。盡管外資保險公司參與度的提升可能會加劇國內市場競爭,但目前監管部門對產品設計和利率風險的重視,將有效防范影響行業穩定的價格戰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