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 09:18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張玉潔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當前銀行估值處于歷史低位。今年第四季度市場風格如果轉向獲取穩健收益,銀行股穩健收益的特征會受到市場重視,建議加配銀行板塊。
截至10月2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已經有中信銀行、平安銀行、紫金銀行和張家港行等4家A股上市銀行披露了三季報。上述4家銀行凈利同比增速均超過10%。這些銀行今年第三季度保持了穩健發展的態勢。
券商人士預計,A股上市銀行第三季度的凈利潤增速有望與半年度持平,預計國有行、股份制銀行和中小銀行凈利同比增速分別約為4.8%、9%和14%。當前銀行估值處于歷史低位。今年第四季度市場風格如果轉向獲取穩健收益,銀行股穩健收益的特征會受到市場重視,建議加配銀行板塊。
息差與資產質量總體平穩
據Wind數據初步統計,4家A股上市銀行凈利同比增速均超過10%。中信銀行實現營收1423.87億元,同比增長17.30%,凈利潤為407.52億元,同比增長10.74%,凈利增速較該行半年報時加大,業績向好趨勢持續。平安銀行緊隨其后,前三季度實現營收和凈利潤分別達1029.58億元和236.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8%和15.5%。張家港行和紫金銀行分別實現凈利潤7.33億元和11.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和15.52%。
核心指標方面,受資產端收益率下行拖累,平安銀行和張家港行第三季度息差環比略有下降,中信銀行與紫金銀行第三季度息差環比上升。華泰證券認為,銀保監會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銀行存款利率上行壓力有望減輕。監管層在引導降低實體融資成本之前,從多維度為銀行負債端減負,利好息差表現,上市銀行三季報息差有望穩定。
從資產質量來看,三季度個別銀行不良貸款總量有所增加,但不良率仍保持穩定水平。在資本充足率方面,一些銀行上半年已經通過發債等手段積極“補血”,資本充足率均符合監管要求,同時撥備充足。
北向資金加大加倉力度
分析人士指出,銀行股前十大股東持股變動顯示了機構對銀行股的投資看法。整體來看,陸股通三季度加大了對銀行股的投資力度。
中信銀行連續兩個季度獲陸股通增持,第三季度獲增持3078.55萬股,增持幅度遠大于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證券投資基金新進成為中信銀行的第七大流通股股東,持股約2035萬股。
平安銀行三季度獲平安集團大舉增持,增持數量達11.08億股。在二季度少量減持544萬股后,陸股通第三季度卷土重來,大舉增持7.11億股,目前陸股通已經位列平安銀行第二大流通股股東,持股14.22億股,持股占總股本比例為7.34%。
曾經的“妖股”——張家港行今年第三季度遭遇多家機構蜂擁增持,其中陸股通增持約200萬股。三季報顯示,兩只社?;鹞涣泄厩笆罅魍ü晒蓶|,社保基金一五零一組合略微增持,社保基金四二三組合和基本養老保險一二零七組合三季度新進,持股約為200萬股。紫金銀行三季度獲陸股通加倉161萬股。
機構看好投資前景
在一些分析師看來,上市銀行后續業績仍有釋放空間。9月底以來,銀行板塊區間累計漲幅居于前列,較以往“漲不動”的情形變化明顯。本輪銀行股的升勢起點,始于9月26日財政部發布的《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征求意見稿)》明確“金融企業原則上計提損失準備不得超過國家規定最低標準的2倍,超過2倍的部分,年終全部還原成未分配利潤進行分配”。
中泰銀行分析師戴志鋒認為,鑒于財務規則修訂尚處于征求意見期間,監管態度不明確,預計銀行第三季度釋放業績不會激進,但撥備調整有釋放利潤空間。
除了潛在業績釋放空間,估值已處歷史低位、高分紅的傳統以及未來經營料持續穩健等利好因素下,多家券商均建議四季度加大銀行股配置。
國盛證券通過回溯2009年-2018年四季度各行業收益情況,發現銀行板塊往往更容易獲得絕對收益,其中12月份單月更容易獲得相對收益。
天風證券認為,銀行板塊或是大盤突破當前區間的關鍵。銀行板塊的高股息、低估值和業績平穩,疊加財政部《金融企業財務規則》要求銀行對超額計提撥備部分還原成未分配利潤進行分配,將進一步提高股息率,銀行股四季度將重獲機構投資者青睞。
盡管機構紛紛為銀行股叫好,但銀行之間估值分化日益明顯。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今,銀行個股走勢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平安銀行、寧波銀行年初至10月23日收盤漲幅分別為77.22%和66.81%,蘇州銀行、鄭州銀行等4只個股較年初下跌。10月23日收盤后,仍有22家銀行處于破凈狀態,其中華夏銀行市凈率僅為0.503,破凈程度最深。
戴志鋒認為,銀行股投資可依照兩條邏輯,一類是核心資產邏輯,另一類是高股息率策略,主要指標是低估值高ROE。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