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0 10:5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蘇農銀行一直致力于推進零售業務戰略轉型,通過圍繞醫療、教育、移動支付等細分生活場景,設立多個特色業務的子品牌,并積極改版手機銀行、微信銀行,增加生活服務模塊,以提升了客戶體驗的方式來增加客戶的黏性。
10月29日晚間,蘇農銀行發布了公司2019年三季報,蘇農銀行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繼續保持穩健增長的態勢,貸款結構持續優化。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總資產為1261.78億元,較年初增長了8.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1136.01億元,較年初增加了20.72%。在盈利能力方面,蘇農銀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0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3.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5.11%。
值得一提的,蘇農銀行近年來大力發展零售業務增長快速,三季報披露該行零售貸款的規模為140.26億元,比年初增長了30%,在貸款總額中占比20.09%。
零售銀行轉型效果顯著
通過對比蘇農銀行的2019年的半年報和三季報,不難發現,蘇農銀行的零售業務在第三季度的增速繼續擴大。該行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零售貸款規模為119.26億元,較年初增長10.54%;到了三季度這一數據為140.26億元,較年初增長了30%;零售貸款的占比在上半年末為18.95%,到三季度末則進一步提升到了20.09%。
自2014年以來,蘇農銀行一直致力于推進零售業務戰略轉型,通過圍繞醫療、教育、移動支付等細分生活場景,設立多個特色業務的子品牌,并積極改版手機銀行、微信銀行,增加生活服務模塊,以提升了客戶體驗的方式來增加客戶的黏性。
作為一家總部設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上市法人銀行,蘇農銀行的區位優勢明顯。營業網點覆蓋總部所在地的蘇州市吳江區全區。蘇農銀行在吳江當地通過財政學生繳費系統和校園卡在線充值項目、停車場掃碼收費系統建設、“一碼通”收單產品打造O2O社區金融服務生態,還全新升級并上線了“魚米e生活”互聯網+普惠金融平臺等。
通過將金融服務植入與百姓的日常生活,蘇農銀行的零售業務在吳江當地獲得了充分的客戶粘性,并在蘇州全市穩步拓展。自公司名稱從吳江農商銀行升級更名為蘇州農商銀行后,該行在蘇州其他區域積極布置網點。截至2019年6月末,蘇農銀行共有各類營業網點90個。其中,蘇州高新區4個支行;蘇州吳中區7個支行、1個分理處;蘇州相城區5個支行。
對公做優 貸款結構進一步優化
在零售不斷做大的同時,蘇農銀行還在對公做優上不斷探索。
近年來,蘇農銀行結合中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利用金融科技、大數據和第三方合作平臺不斷推陳出新開發出了豐富的金融產品以做優對公業務,服務實體經濟。通過“小微e貸”、“普惠貸”、“首惠貸”以及近期推出的“錦鯉稅e貸”、“優信e貸”、“物流網點貸”和“化纖匯”在線融資等金融產品,蘇農銀行利用金融創新將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各個角落,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以“化纖匯”在線融資業務為例,蘇農銀行根據吳江區化纖產業聚集的特點,與垂直于化纖領域的B2B電商交易平臺“化纖匯”合作,開發了“化纖白條”和“化纖貸”兩款產品。其中“化纖白條”具有純信用、無抵押、低利率等特點,能切實解決化纖產業里中、小微企業資金匱乏的痛點。“化纖貸”則由借款人支付不低于20%自有資金,蘇農銀行為剩余訂單金額提供融資,使借款人能以少量自有資金鎖定原料價格,直面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風浪。兩款產品均采用利隨本清的還款方式,突破了原有對公產品按月結息,到期還本的限制,隨借隨還的還款模式進一步拓寬了客戶的融資方式。
“物流網點貸”的創新則是基于蘇州地區物流經營網點的特質及需求,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風控技術設計線上信用類小微企業貸款產品,以物流網點經營中的運費墊資、物流耗材消耗等為核心服務場景,解決網點日常經營中的資金短缺難題。
公司的資本充足率得益于前期發行的可轉債開始轉股也在提升,三季末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47%,比2018年末提升了1.48個百分點。同時,公司第三季度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二級資本債券的申請也獲得人民銀行的通過,發行成功后將進一步補充資本。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