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 我們的底氣來自改革創新

    2019-10-30 02:57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李雅琪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產業轉型帶動了創作轉型,電影人創作時優先考慮的不再是“什么可以拍”,而是“觀眾想看什么樣的電影”。2002年開啟“院線制”改革——不同的影院,跨區域組建放開的體系。

            過去二十年,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電影銀幕數位居世界第一,電影產量穩居世界前列。同時,影片質量不斷提升,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作品集中涌現。這些成績,勾勒出中國電影騰飛的軌跡,而背后是中國電影市場和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以及我們追求電影產業管理和電影市場治理現代化的不懈努力——

            新世紀初,中國電影市場化改革開啟。在將近20年的時間里,中國電影在改革中不斷前行,走出了一條產業革新之路。改革,不僅為電影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更不斷激發出創作者的熱情,為中國電影破浪前行提供持續動力。

    產業升級帶動創作模式轉型

            20世紀90年代以前,全國電影制片廠主要有北影、長影、上影、八一、西影、瀟湘、珠江、峨眉等十幾家,都是國有電影企業。隨著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國有電影制片廠發展遇到困境。市場化改革呼之欲出,開始出現以市場為導向、以觀眾為中心的電影改革機制。當年曾擔任北京電影制片廠副科長的博納影業總裁于冬,就是因為“那時候電影廠生產很艱難,基本上沒什么片子發,也沒活干”,而毅然下海創業。

            2000年后,關于電影市場化改革的政府文件一個接著一個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影業改革的若干意見》,指出要組建電影集團和進行股份制改革;《關于進一步推進組建電影集團的原則意見》,推進“集團化、股份制”改革進程;《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關于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把中影集團、長影集團作為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到2008年,以國內電影龍頭企業中影為代表的6家電影制片廠完成了體制改革,變更為電影集團或制片有限公司,全面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中國電影產業基本完成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全面轉型。

            產業轉型帶動了創作轉型,電影人創作時優先考慮的不再是“什么可以拍”,而是“觀眾想看什么樣的電影”。2002年開啟“院線制”改革——不同的影院,跨區域組建放開的體系。這一改革實現了電影從區域分包到全國發行的轉移。30條電影院線正式投入運營,其中11條為跨省院線,改變了之前以行政區域為主的供片模式,這是中國電影放映體制改革的一件大事。

            院線改革沒多久,網絡放映平臺又迅速崛起,打開各大視頻網站,可隨時觀看到剛從院線下映的熱門影片。對于一些在院線遇冷的小成本電影和文藝片來說,網絡平臺甚至成為主要放映陣地。少了放映的后顧之憂,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創作者的熱情,一批被稱作“網生代”的青年導演陸續走上電影舞臺。同時,2015年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全面進軍影視行業,開始了“互聯網+影視”的產業升級。以阿里影業為例,其相繼投資出品或發行了《戰狼2》《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紅海行動》等優秀影片。互聯網的加入使電影產業在短短幾年內以迅猛之勢實現了產業升級,為電影創作提供了廣闊空間。除了帶來放映的便利,互聯網也給電影提供了一個非常透明和自由的平臺,在普通作者和電影制作方之間打開了一個切面,讓真正的優質IP可以暢通無阻地為市場所發現。

    進口片越來越豐富,倒逼國產片提升質量

            1994年,首部分賬大片《亡命天涯》在全國六個城市上映,此后每年都有10部分賬大片走進中國院線。1998年《泰坦尼克號》在中國引發觀影熱潮,拿下了3.6億元的高票房。1999年11月,中美完成了關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協議規定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中國引進的分賬片由10部增加到20部。

            海外進口片的進入,一方面沖擊了中國電影市場,另一方面刺激了國產電影的創作。在此背景下,國家廣電總局2002年出臺了《電影管理條例》等政策,放寬電影創作的準入門檻,民營企業有了獨立拍攝資格,電影產量大幅增加。同時,放映方面也進行政策調整。《電影管理條例》規定國產電影的放映時間不得低于年度總放映時間的三分之二。在政策的刺激下,國產商業大片應運而生。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讓國產電影進入“大片時代”。短短幾年,中國大片呈爆發式增長,《十面埋伏》《無極》《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集結號》等一批商業大片集中涌現。到2006年左右,電影院終于不再像以前那樣冷清,出現排隊買票的現象。

            目前來看,雖然進口影片數量明顯增多(2016年99部,2017年98部,2018年120部),但已不再是美國大片包打天下,觀眾可以看到伊朗的《一次別離》、泰國的《天才槍手》、印度的《摔跤吧,爸爸》、黎巴嫩的《何以為家》等一大批非美國的優秀影片。這類影片的引進促進了中國進口片的多元化,同時也激發了中國現實題材電影的創作活力,這也是近兩年中國現實題材影片興盛的原因之一。

            引進來的同時,中國電影也在走出去。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中外電影合拍政策。2007年全國電影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大中外合拍力度,擴大海外市場。之后,中國電影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等國際A類電影節上頻頻亮相,中國影視企業和個人利用電影節展,加強海外推介,促進國際合作。目前,我國已與20多個國家簽署了“電影合拍協議”,合拍市場呈現多方式、多類型的共生態勢。此外,為激勵創作,相關部門還通過推行“人才扶植計劃”,設立專項資金等措施,鼓勵多種題材影片創作,并針對電影制作、發行和放映各個環節出臺了一系列減稅、免稅政策,扶持電影市場。

    優化市場環境,保障佳作頻現

            2017年3月起施行的《電影產業促進法》,不僅取消了電影制片單位審批、攝制電影片(單片)許可證審批等行政審批項目,還將電影審片權下放至各省級電影管理部門,目的就是簡政放權、激活市場活力。也就是在這一年,全國電影票房達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其中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地位更加鞏固,成為全球電影市場增長的主引擎。

            為有效推動電影產業有序發展,2018年3月,在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電影局被劃入中央宣傳部,由其統一管理、指導、監督電影制作、發行和放映環節,實現了管理體制的更新,中國電影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一年,中國電影票房首次突破600億元,出現《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等大量佳作。一年后,《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等優質影片集體涌現,成就了史上“最強國慶檔”。

            近幾年,對于影視行業的不良風氣,國家有關部門及時出臺措施,進行了有效治理。針對影視行業“明星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稅漏稅”等問題,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出臺文件,明確要求“要制定出臺影視節目片酬執行標準,明確演員和節目嘉賓最高片酬限額”。

            改革帶動發展,發展證明改革。中國電影近20年的發展成就足以印證,啟動時間雖不長的中國電影改革行之有效——中國電影產業從無到有、從蕭條到振興。有了過去20年的改革積淀作為底色,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我們將底氣將更足、步履更穩。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0 www.www.cqjiade.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好硬好湿好爽在深一点动态图|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baoyu亚洲欧美电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 日本电影a级二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拍拍 | 51国偷自产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 国产欧美日本亚洲精品一5|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国产精品99爱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中文不卡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国产98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欧美久久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