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 03:27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龍躍梅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手機殼公司制造排期混亂復雜,決策過度依賴經驗。通過數字化改造,實現生產過程可視化、透明化,實時掌握貨品生產進度和庫存情況,解決廠內紙質工單流轉時效性差、信息不流暢、響應慢、生產排程不直觀等問題。
最高一個月賣出40萬條爆款耳機,管理人員減少30%,庫存資金減少50%;庫存占用資金由500萬減到250萬,旺季日均銷量8000臺……這是東莞聲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廣東安家樂電器制造有限公司數字化改造后帶來的可喜變化。
廣東2018年出臺《廣東省支持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若干扶持政策(2018—2020年)》等文件,計劃未來3年帶動1萬家工業企業上“云”,推動20萬家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乘著“東風”,廣東不少企業通過對工廠進行數字化升級,有效節約了成本,實現了“輕裝上陣”。
企業得到看得見的效益
2012年,郭勝一個朋友無意間透露,自己賣手機殼的淘寶店一個月的銷售額達30萬元。這簡直讓郭勝“驚掉了下巴”。憑著一股闖勁,他辭職開了一家天貓店專賣耳機,很快就有了起色。一年后,他的網店實現了年銷50萬條耳機的業績。隨著業務的擴大,2016年6月,郭勝在東莞石排鎮開起了自己的耳機工廠。
外界的競爭不斷加大,成本也不斷上升。如何讓企業實現轉型?這逐漸成為擺在他面前的難題。郭勝想到了數字化轉型,但是耳機工廠改造要涉及到十多家工廠、數十條生產線,成本也居高不下。對這條看得見卻摸不著的路子,郭勝只能望洋興嘆。
2018年,郭勝參與了C2M(顧客對工廠)數字化升級改造。
“通過改造,可以從屏幕上看到十幾個合作廠商的采購、備貨、生產和庫存狀況。對產能、銷售也可以實時把控,哪條線飽和哪條線空閑一目了然。”郭勝說。
同時,通過數字化改造后的海量數據賦能,公司可以精準了解消費者。尤其是下沉市場消費者對耳機的需求,成功地開發出多款爆款。其中一款有線耳機累計銷售出600多萬條,90%銷往下沉市場。
東莞石排是中國最大的耳機制造產業帶。目前,進行數字化改造的東莞企業有很多家。
不只是耳機工廠通過數字化改造后受益,手機殼企業同樣獲益不少。
手機殼公司制造排期混亂復雜,決策過度依賴經驗。通過數字化改造,實現生產過程可視化、透明化,實時掌握貨品生產進度和庫存情況,解決廠內紙質工單流轉時效性差、信息不流暢、響應慢、生產排程不直觀等問題。
深圳市星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星說,經過數字改造,庫存占用資金從230萬元變成50萬元,資金轉換率提高100%,日銷1.5萬件。通過菜鳥物流賦能等,物流成本降低20%,物流時長縮短40%。
來自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發布的2018年一份報告顯示,彼時僅有7%的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而這些轉型較快的企業,營收增長率是其他企業的5.5倍,銷售利潤率是2.4倍。
為傳統企業注入新鮮血液
今年6月,中山小家電產業集群啟動數字化升級。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全面提升中山小家電產業集群的數字化水平,幫助家電企業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轉型升級。
中山小家電產業集群擁有千億規模,是全國小家電產業重要集結地之一。僅中山南頭鎮,便有超30家家電企業,在全國細分行業中綜合競爭力位列前五。孵化出TCL、廣東長虹等多個知名品牌,是國家授予的“中國家電品牌基地”。預計升級后,中山小家電產業集群商家將降本增效30%左右。
廣東安家樂電器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邵增民,大學畢業后開工廠至今已有12年。“以前我們都是做了再賣,產銷數據根本配不上。往往賣爆的爆款,倉庫沒貨;不好賣的產品,庫存一堆,資金擠壓。”邵增民說。
有了這樣的經歷,邵增民早早加入了數字化升級,成為最早嘗到數字升級甜頭的中山小家電企業。數字改造后庫存占用資金500萬元減到250萬元。他們的產品通過科技創新,增加煎炒功能,升級不粘涂層,旺季日均銷量8000臺。此外,還可以快速反應當前產品周期需求量,更精準的實現配貨。
記者了解到,國內多家電商平臺開始著手布局C2M模式。
數字經濟智庫執行院長黃日涵表示,在數字經濟時代,傳統制造業的升級需要更多地依托互聯網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提升新品研發、消費者運營的能力,進行數字化改造,也只有數字化能讓制造業走向“新制造”。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