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3 02:3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內人士指出,良好的長跑能力除了得益于從行業維度精準定位科技創新公司,更重要的是該指數注重成份股的創新能力。
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指引下,科技不僅成為經濟結構轉型的新動能,科技產業的崛起也與資本市場的發展息息相關,尤其科創板推出以來,科技板塊持續成為市場的焦點。作為普惠金融的代表性產品,以創新能力突出的科技龍頭企業為重點投資對象的銀華中證研發創新100ETF(場內簡稱:創新ETF,代碼:159987)一經面世就受到投資者關注,該基金主要投資于創新能力突出的科技龍頭企業,分享企業在新經濟壯大過程中的成長紅利。該基金即將于下周一(11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并采用新的跨市場ETF交易模式,為投資者提供更高效、更精準的投資服務。
指數長期回報卓越 穩定性突出
據了解,銀華創新ETF密切跟蹤中證研發創新100指數,該指數根據國家戰略文件的劃定領域,投向信息技術、通信、航空航天與國防、醫藥、汽車與汽車零部件等行業的科技創新公司,是A股市場上大科技板塊的代表性指數,長期來投資回報卓越,穩定性領先。
WIND數據顯示,自基日以來截至今年11月11日,該指數累計漲幅達到102.38%,同期,創業板指、中證500等新興產業領域的成長風格指數累計漲幅分別只有19.11%和24.24%。同時,該指數區間最大回撤也明顯小于創業板指和中證500指數,表現出良好的收益性和抗震能力。
業內人士指出,良好的長跑能力除了得益于從行業維度精準定位科技創新公司,更重要的是該指數注重成份股的創新能力。在科技產業中,創新是第一位的,新技術的產生帶動新的產品和盈利模式,如果不能緊跟科技進步的步伐,曾經的巨頭也有被顛覆的可能,歷史上無數的案例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換言之,只有持續進行研發投入不斷取得技術創新和進步的企業才能守住“護城河”,保持更好的穩定性。
因此,該指數以過去2年內平均研發支付占營業收入比例不低于5%作為標準,力爭挑選出研發能力強、內生增長強勁且可持續的公司。券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該指數多數成份股研發營收比在5%至10%之間,部分股票研發營收比甚至超過30%。
同時,指數注重成長性和安全穩定性的均衡,利用日均總市值、營業收入、毛利率等指標對股票進行打分,以綜合評判企業的行業地位,降低市值大幅變動、盈利短期波動的影響,篩選出貨真價實的行業龍頭。WIND數據顯示,截止11月11日收盤,該指數成份股約有8成處于市場總市值的前20%。
新交易模式提高投資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銀華創新ETF成立后在深交所上市,將采用新的跨市場ETF交易模式,對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和產品流動性都大有裨益。
具體來看,深交所新的模式為投資者提供了更豐富的投資策略。T日申購的份額在T日即可賣出;二是贖回ETF所得資金,在T日即可用,在T+1日可取。
新模式下的申贖效率具有明顯提升,有利于增強ETF市場流動性,強化其工具屬性;同時資金進出更加快捷,交易風險有望降低。而相較于場內現金申贖模式,新模式允許投資者使用部分實物進行申贖,使深跨ETF具備了換券功能,豐富了投資策略。
在新的交易模式下,銀華創新ETF將有望在未來的科技股行情中,為投資者提供更快、更高效的投資服務。尤其在中國研發創新投入不斷攀升、創新投入的財富效應不斷顯現背景下,科技主題有望引領未來的投資未線。
WIND數據顯示,近20年來(截至今年9月中旬),中國研發創新投入支出占GDP的比重增幅高達274%,在世界各國中排名首位,且近年來創新產出指數高于創新投入指數,二者差距不斷拉大,這意味著單位投入帶來的產出不斷提升。加上近幾年國內鼓勵科技創新的政策密集出臺,科創板落地,配套政策逐步完善,科技行業春風拂面,在人口數量紅利、房地產紅利逐步消失背景下,科技創新有望持續成為具有時代性的成長產業鏈。銀華創新ETF有望精準定位科技行業,把握科技股命脈,為投資者贏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銀華創新ETF的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合計僅為0.38%,是目前市場上費率最低的科技類ETF產品,可幫助投資者節約交易成本,增厚投資收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