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5 01:54 | 來源:投資者網 | 作者:向勁靜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日前,精華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精華制藥”,002349.SZ)因大額商譽減值遭到問詢,深交所直問,公司大股東在商譽減值公布前減持,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情況?此前...
日前,精華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精華制藥”,002349.SZ)因大額商譽減值遭到問詢,深交所直問,公司大股東在商譽減值公布前減持,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情況?
此前,精華制藥的業績還出現“大變臉”。不僅如此,引起投資者關注的是,精華制藥三季報的業績情況,是在67家上市中藥企業當中虧損最多的一家。同時,也是公司上市以來交出的最差成績單。
那么,精華制藥究竟怎么了?這一切發生的背后原因又是什么?
遭深交所問詢
11月初,精華制藥因第三季度報告而收到深交所的問詢函,直問公司計提大額商譽減值的原因、其過程中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情況?
這里所指的大額商譽所指的是,在2015年精華制藥以對價約6.92億元并購如東東力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力企管)100%股權,由此形成約5.67億元商譽。然而,東力企管是持有東力(南通)化工有限公司(下稱南通東力)100%股權的控股型公司,東力企管除持有南通東力100%股權外無其他業務和負債。
南通東力是全球最大的甲基肼供應商,可精華制藥此次的大額商譽減值的主要原因恰恰正是來自于甲基肼產品。
精華制藥在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中稱,“2019年1~9月,東力企管實現凈利潤748.28萬元,出現較大下滑,而凈利潤下滑的原因即是東力企管主要產品甲基肼銷售量大幅下滑。” 東力企管主要產品甲基肼2017年銷售量為2458.3噸,2018年銷售量為1848.09噸,而2019年1~9月的銷售量僅為508.46噸。
而甲基肼銷量大幅下滑主要有兩個原因,原因一是,2019年3月21日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爆炸事故,導致整個響水化工園區及臨近的連云港化工園區被政府要求停產,東力企管部分客戶及下游企業在響水化工園區及連云港化工園區,客戶停產導致甲基肼銷售量直線下降。另一個原因,公司解釋為,受環保因素影響。
而至于公司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問題?精華制藥稱,“重組帶來的市場預期落空,公司在確認東力企管業績預期基礎發生重大變化后,即于2019年三季度對收購東力企管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公司認為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是及時的。”
上市來最差成績單
也正是由于上述的大額商譽減值,導致精華制藥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差的“成績單”。
精華制藥發布三季報數據顯示,營業收入為9.4億元,同比增長1.74%;歸母凈利潤虧損2.13億元,同比下滑233.65%;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2.19億元,同比下滑229.63%。這一成績不僅是該公司上市以來最差,也是整個中藥類上市公司當中的最差一家。
其中第三季度虧損3.41億元,為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來首個虧損的季度,主要是公司對收購南通東力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3.82億元所致。
在業績下滑的同時,精華制藥在二級市場上的股價表現也不盡如意。公司自今年4月11日起,其股價持續下跌,截至2019年11月21日,公司的股價下跌43.54%至4.43元/每股。而在歷史上,精華制藥股價曾在2015年出現連續9個漲停板,股價達歷史峰值91.8元/股。
就在2019年三季報前夕,精華制藥還發布公告稱,南通綜藝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綜藝投資)、昝圣達再度披露了其減持計劃。該公告指出,綜藝投資與昝圣達合計持有公司股份約2.01億股,約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4%,二者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671.45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份的2%),將自2019年11月14日起的6個月內進行,且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不是上述兩位股東在年內的第一次減持。如此遭遇業績、股價“雙殺”,精華制藥日后發展又會走向何處?
11月20日,精華制藥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森萱醫藥全資子公司南通森萱于近日收到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藥品GMP證書,公司持有森萱醫藥 84.14%股份,南通森萱為首次取得原料藥 GMP證書,將對公司未來生產經營產生積極影響。”那么,公司這一利好消息是否真的能夠扭轉當前的局面?市場只能拭目以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