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8 09:17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這不是首控集團的第一次閃崩。去年6月1日,首控集團單日大跌38.68%,從基本面看這次閃崩也無任何征兆。但與今日閃崩有一大不同,去年閃崩前,首控集團在兩個多月內股價大漲...
這不是首控集團的第一次閃崩。去年6月1日,首控集團單日大跌38.68%,從基本面看這次閃崩也無任何征兆。但與今日閃崩有一大不同,去年閃崩前,首控集團在兩個多月內股價大漲157.70%(2018年3月23日至2018年5月31日),從交易層面看,彼時資金有獲利出貨的動機。與之相比,首控集團今日閃崩前年內股價已經累計大跌59.10%,其中10月以來的跌幅達20.52%。
令人唏噓的是,去年閃崩發生的前一個交易日,首控集團盤中沖高至8.24港元/股,彼時總市值高達414.22億港元。
首控集團 來源:wind
截至今日收盤,首控集團市值僅剩22.62億元。僅有一年半時間,公司總市值縮水391.6億港元,縮水幅度為94.54%。而時間拉長看,2015年8月到2018年5月,首控集團股價累計漲逾18倍(前復權計算)。
資料顯示,2014年以前,首控集團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業務。2014年后,開始涉足金融服務業務,提供上市保薦、承銷配售、證券交易、融資顧問、并購中介、財務顧問、資產管理、私募基金管理、金融信貸以及出國金融等服務。2016年起,繼續朝著業務多元化的方向邁進,以“金融賦能教育,教育改變命運”為使命,確立以教育投資為基礎、教育管理服務和教育金融服務為支撐的三駕馬車聯動態勢,致力于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教育金融服務集團。
財務方面,首控集團數年財報期連續虧損。東財Choice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中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65億元(人民幣,下同)、18.11億元和6.47億元,對應公司擁有人應占凈利潤為-3.02億元、-13.87億元和-1.42億元。
成實外教育被帶崩
值得一提的是,首控集團的閃崩還波及到另外一只港股——成實外教育。
這家公司在首控集團閃崩幾分鐘后也跟著閃崩,一度暴跌76.87%,爾后股價有所反彈,收盤跌32.71%,單日市值縮水21.62億港元。
來源:wind
成實外教育跳水閃崩背后并非完全偶然,事實上與首控集團之間有一定的股權聯系。
據成實外教育2019年中報顯示,首控集團系成實外教育的第二大股東(截至中報),直接持有12.40%股份。
港股今年閃崩頻頻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各個閃崩頻頻,一些股票閃崩的導火索便是做空機構發布的沽空報告。
以波司登為例。6月24日上午10點,沽空機構BONITAS發表沽空報告,指控波司登在公開市場造假,夸大收入及盈利等,報告認為,該股完全沒有價值,給予0元。受此影響,波司登股價跳水大跌24.78%,公司緊急申請暫停交易。在做出澄清后才復牌交易。好在復牌后股價持續大漲,至今累計上漲127%。相對而言,波司登還算幸運的,有的公司被沽空后股價遭遇暴擊。
波司登 來源:wind
如南方能源,7月29日盤中,沽空機構Emerson Analytics發表報告,指南方能源自2016年上市申請時已篡改公司財務狀況,認為公司與其主席兼行政總裁徐波正面臨財務困難。當天下午一點,公司緊急申請停牌。發布澄清公告于8月2日復牌,但無濟于事,當日股價暴跌89.21%,報1.05港元/股,單日市值蒸發62.32億港元。爾后股價一度跌至0.42港元/股。
南方能源 來源:wind
如卡森國際。11月21日,沽空機構Blue Orca發布報告,稱卡森國際董事長及其家族通過人為低報出售業務的收入和利潤,蒙騙投資者洗劫了上市公司。該機構表示,一家虛報資本支出,還讓董事長家族拿走上市主體最有價值業務的公司,完全不值得投資。受此影響卡森國際當日暴跌90.07%。
來源:wind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沽空機構的狙擊不一定百分百中,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投資者需要引起重視。
招商證券(16.370,0.00,0.00%)策略分析師陳剛認為:“港股基本上是專業投資者,那種基本面變化不大或者本身行業賽道沒有特別亮點的公司,股價表現一直相對平淡,如果突然出了一些利空的話,股價可能就會閃崩。”
警惕莊股、老千股
“除了被沽空,閃崩的原因還有“質押盤被斬倉、股東資金斷裂、莊家大舉出貨等”,華榮世紀港股基金經理盧凱鋒說。
云榮資本管理合伙人湯浩分析:“有的閃崩更像是大股東未能按時歸還融資,資方強行平倉導致的崩盤。資方完成一波拉高出貨后,公司股價一路下跌,大股東的資金杠桿一路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疊加為保住港股通資格的市值維護成本因素,很可能大股東難堪重負,無力按時償還融資,導致資方強行平倉。一家強平后,會觸發其他資方的連鎖平倉,最終踩踏下翻車。”
值得注意的是,很大一部分閃崩股票呈現股權高度集中的特征,如今年以來閃崩的其利工業集團、龍輝國際控股、柏榮集團控股、錢唐控股等,甚至90%以上的股權集中在少數幾個主要股東手中。
“股權高度集中,莊家通過資金運作不斷拉抬股價,并做大成交量,以達到MSCI等國際指數的納入標準,吸引被動資金和跟風主動資金和散戶入場,莊家得以出貨。” 盧凱鋒表示,這是所謂的“炒納入”。
實際上,香港證監會一直對股權高度集中股高度關注,并會在官方網站定期更新股權高度集中股的名單。自2009年7月8首次披露至今年11月18日,共有169只港股上榜,其中就有年內閃崩的陽光100中國、星亞控股、嘉藝控股這三家公司。
來源:香港證監會
在每個名單的結尾,香港證監會都會特意用字體加粗的方式重點提醒:由于股權高度集中于數目不多的股東,即使少量股份成交,該公司之股份價格亦可能大幅波動,股東及有意投資者于買賣該公司股份時務請審慎行事。
股權高度集中,除了可能成為莊股,也可能成為老千股。盧凱鋒還介紹了一種老千股的操作手法,所謂的“向下炒”。即“高位拋售獲利—股價不斷下跌--低位供股再融資—攤薄中小股東權益—合股令股價重回高位”。“周而復始,不斷割韭菜”,他表示,這類股票大多具有股價低、市值小、不盈利、不分紅的特征。
湯浩認為,老千股還有一個特征,就是偏好配股、供股、合股、送股。“很多老千股股價可以不上漲,但大股東永遠不變,永遠在融資,他們用這些方式洗劫中小股東。
知識插播:
供股:指聯交所上市公司向現有股票持有人作出供股要約,使其可以按持有股票的比例認購該公司股票,且認購權利憑證可以通過二級市場進行轉讓。
配股:指聯交所上市公司向現有股票持有人作出要約,使其可以認購該公司股票,但公開配售權益不能轉讓。
盧凱鋒表示:“很多老千股的行為并沒有違反《上市規則》和《證券及期貨條例》,并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因此需要投資者自己去甄別。”
不少閃崩的股票呈現股價低、股本高的特點。比如1月17日閃崩暴跌73.33%的仁天科技控股,閃崩前股價只有0.06港元,總股本高達110億股。1月17日閃崩暴跌68.24%的弘達金融控股,閃崩前股價只有0.085港元,總股本高達68.11億股。這類股票,過去比較頻繁的進行配股、合股等操作。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尤其是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后,更多內地資金南下,而很多內地資金偏好炒作低價股,會采用A股的手法短期拉高,但往往會碰到砸盤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