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10:50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文化建設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支柱。證券業如何用文化的力量引領方向、促進發展、塑造形象,為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注入新動能、提供新支撐,這是需要認真對待和努力解決的問題。
文化建設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支柱。證券業如何用文化的力量引領方向、促進發展、塑造形象,為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注入新動能、提供新支撐,這是需要認真對待和努力解決的問題。
本報和中國證券業協會聯合推出“證券業文化建設高管談”欄目,誠邀國內證券公司高管就上述話題,分享經驗與智慧。
本期為第十期,專訪嘉賓為中信證券黨委副書記、董事長張佑君。
證券時報記者張婷婷
券商競爭,本質上拼的是機制和文化。在行業競爭白熱化、金融領域擴大開放的當下,加快行業文化建設,才能提升券商的軟實力和行業競爭力。中信證券成立24年來通過歷次增資改制、并購重組持續擴張,鑄造“頭部券商”的穩固地位,其獨特的“中信證券文化”備受行業關注。
站在行業文化建設的新起點,每家券商都有美好的愿景,但更需清楚認知這項不易“出政績”的基礎工程,到底能在哪些層面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助益,以及如何虛功實做,才能真正化為能比拼國際投行的軟實力。日前,中信證券黨委副書記、董事長張佑君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就資本市場文化建設問題暢談自己的看法。
落實文化建設
行業需抓四個重點
證券時報記者:今年7月份召開的證券基金機構座談會提出,要逐步打造“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您認為這八個字在證券業該如何落實?
張佑君:合規是底線,應貫穿經營管理的全部環節,把合規創造價值、合規人人有責的理念深植人心;誠信是義務,證券公司應嚴守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義務,共同夯實資本市場發展基礎;專業是特色,面對行業競爭、對外開放的全方位挑戰,證券行業必須擴大行業格局、提升行業專業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穩健是保證,堅持穩中求進,平衡創新發展和風險防控的關系,全行業方能行穩致遠。
著眼于落實“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我認為證券行業要抓住四個重點:一是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工作,將其放到與經營管理、業務發展并重的位置來看待;二是狠抓職業操守,為從業人員個人發展提供良好文化氛圍,著力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歸屬感、榮譽感、獲得感;三是加快建章立制,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為文化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四是把好選人用人關,充分發揮選拔人才、考核激勵的導向性作用,在道德規范、作風建設、能力培養等方面下功夫。
在激烈競爭中向下扎根
從企業文化汲取養分
證券時報記者:在證券業競爭白熱化、金融領域擴大開放的當下,企業文化建設對證券公司的業務轉型、市場開拓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張佑君:從根本上看,良好的企業文化是企業開拓進取的思想基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引領,凝聚了企業員工的共識和集體價值觀,這些都將為證券公司轉型發展和市場開拓提供巨大幫助。
首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金融開放帶來的外部沖擊,證券公司更應向下扎根,從良好的企業文化中汲取養分,扎牢發展基礎。驚濤駭浪拍過,我自巋然不動。
其次,轉型發展需要方向引領,企業文化建設在文化和價值觀層面為公司發展提供指引,在鼓勵創新、提倡專業的同時,以底線思維著重強調道德操守與穩健經營的重要性,有助于實現業務轉型和市場開拓的平衡、有序。
第三,證券公司應對市場競爭和挑戰的最重要資產是人才,企業文化建設的落腳點同樣在于人。通過持續不斷的企業文化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批道德操守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精通、認同公司文化的高素質人才,從源頭上解決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問題,在市場競爭中無往而不利。
經營業績和文化建設
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
證券時報記者:證監會易會滿主席指出,行業文化建設要久久為功,文化建設是一項不容易“出政績”的基礎工程,您如何看待經營業績和文化建設的關系?
張佑君:經營業績和文化建設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都是公司發展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經營業績是經營管理各項工作成果的直觀體現,也是公司決定發展方向、制定經營策略的主要依據。文化建設則是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工程,起到凝聚人心、匯聚共識、引領追求的重要作用,必將實現創造價值、反哺經營的長遠目標。
實現經營業績和文化建設的雙贏,關鍵在于如何以久久為功的精神和勁頭,抓實、抓細、抓強文化建設工作。我認為,這一課題的題眼是制度化、規范化管理,嚴格按照流程辦事,嚴守內控合規底線,穩健開展風險管理,就是對經營管理的保護和促進。以制度承載道德理念、固化良好品行、強化文化認同、培養文化生態,最終才能實現經營管理與文化建設的齊頭并進、行穩致遠。
沉淀優良傳統
從五方面踐行文化建設
證券時報記者:易會滿主席表示,文化建設不是一件“虛事”,要堅持虛功實做,在行動上見真章、求實效。請問,作為頭部券商,中信證券如何踐行文化建設?
張佑君:中信證券成立二十四年來,始終將文化建設擺在公司經營發展的重要位置,以服務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繼承并發揚中信集團的文化基因,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積極向員工宣導,牢記新時代發展過程中初心與使命,努力為資本市場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公司治理。中信證券將黨建作為企業發展的“根”和“魂”,牢固樹立“踐行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意識,并貫穿經營管理全過程,為公司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二是堅持繼承文化基因,沉淀優秀傳統。中信證券繼承了中信集團的優秀文化基因,逐步形成自身的企業文化傳統,包括直面問題、敬畏市場、主動求變的危機意識,低調做人、低頭做事、謙虛謹慎的處事風格,勤儉節約、崇尚簡明、摒棄縟節的優良傳統等,為公司發展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強大的力量源泉。
三是堅持誠信文化,強調合規經營,嚴抓風險控制。誠信是行業立身之本,中信證券不斷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體系,實現人員和業務的一體化、全覆蓋管理。通過嚴抓制度落實,固化良好品行,通過日常宣傳培訓倡導良好的價值追求、經營理念和行為規范,培育具備內生動力、持續正向反饋的文化生態。
四是堅持以員工為根本,實現“人才強企”。員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公司不斷探索完善具有中信證券特色的選人用人模式,實行基于市場對標的績效評估、職務與職級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減的市場化機制,在獎懲、招聘、培訓等多個環節引導員工文化價值取向、提升員工專業水平,并鼓勵員工與公司共成長。
五是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與社會共發展。中信證券從自身特點出發,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共同發展,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企業文化建設內涵。通過專業化金融服務,成功實現企業上市融資,改善企業治理結構,推動資本跨境流動,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從中信證券自身情況看,自成立以來企業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對于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夠深,開展工作的思想格局不夠大,對照各級領導對證券公司文化建設的要求差距較大。二是在組織、制度、機制等方面對于文化建設的支持力度不足,存在重“硬指標”、輕“軟實力”的思想和重業務、輕文化的現象。三是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系統性、協同性不足,還沒有形成一套整體的打法。四是文化建設方法有待完善,尚未形成因人施策、因地制宜的有效方法。針對這些問題,中信證券將以易主席講話精神為指引,采取有力措施推動文化建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