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03:43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保險機構對A股上市公司調研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穩健著稱的長線資金較為青睞的投資領域和投資標的。多位險資人士表示,后續市場結構整體偏均衡,周期股可能存機會。
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管公司近期對A股上市公司調研呈現的新動向,使險資入市軌跡更有跡可循。
保險機構對A股上市公司調研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穩健著稱的長線資金較為青睞的投資領域和投資標的。多位險資人士表示,后續市場結構整體偏均衡,周期股可能存機會。
科技消費是主線
數據顯示,10月以來,72家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對A股上市公司進行調研的總次數達385次,調研上市公司數量達363家。其中,主板公司99家,中小板公司172家,創業板公司92家;中小創類企業共計160余家,占比超七成。從行業分布情況看,硬科技和大消費類上市公司仍是主流。
從被調研公司所屬行業看,醫藥、醫療保健設備、電子設備與儀器、應用軟件等行業成為“明星行業”,露臉次數明顯高于其他行業。此外,半導體產品、電子元件行業公司也較多被涉及。
從每家保險機構關注度最高的個股集合中,中國證券報統計發現,廣聯達、華宇軟件、貝達藥業、美的集團、贛鋒鋰業等公司收獲較高關注度。
這些個股大部分市場表現良好,股價上行趨勢顯著。數據顯示,12月11日收盤價與四季度初相比,華宇軟件、貝達藥業、美的集團、贛鋒鋰業等股價漲幅較大。
國壽系布局動作明顯
數據顯示,調研超過10次的保險機構有八家,依照調研次數從多到少順序,分別為中國人壽養老保險、長江養老保險、平安養老保險、中國人壽保險、前海人壽保險、國華人壽保險、太平養老保險、中國人民養老保險。這些機構均為大型保險機構。
除大型保險機構這樣的積極調研主力,參與調研的保險機構類型呈多元化態勢,中小保險機構和外資保險機構表現較為活躍。陽光保險、亞太財險、華泰保險、建信人壽等調研次數均超過5次。中荷人壽等外資保險機構也開展了不同程度的調研活動。
位列榜單前三名的中國人壽養老保險、長江養老保險、平安養老保險調研次數分別為49次、30次、22次。在所有保險機構中,“國壽系”機構的調研活動比較頻繁。其中,中國人壽養老保險、中國人壽保險共調研了69次,分別調研46家、20家公司,包括主板上市公司24家。
北京某大型保險資產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12月可做一些布局,中長期股票市場向好趨勢未發生本質變化。結合估值等因素,預計后續市場結構整體偏均衡,周期股可能有一些機會,而中期維持首推產業趨勢更好的科技龍頭股。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