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5 09:38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天廣中茂的股東來說,這顆雷爆得有點猝不及防。該公司已經連續兩年因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導致業績預告變臉。
又一顆大雷爆了,“消防第一股”怎么了?
張興旺 中國證券報
再一次變臉!
1月14日晚間,天廣中茂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稱,預計2019年度虧損21.58億元至30.47億元。
對于天廣中茂的股東來說,這顆雷爆得有點猝不及防。該公司已經連續兩年因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導致業績預告變臉。
連續業績“變臉”
在2019年三季報中,天廣中茂預計2019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虧損1.81億元至虧損3.16億元。
而1月14日晚間,天廣中茂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稱,預計2019年度虧損21.58億元至30.47億元。
兩次業績預告出現差異的原因,實際上還是商譽減值。
天廣中茂稱,公司對2019年度合并范圍內的主要資產進行核查,并根據相關的會計準則對資產減值情況進行分析評估,認為部分資產存在減值跡象。
其中公司全資子公司廣州中茂園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工程存貨及公司2015年收購全資子公司廣州中茂園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與電白中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時所形成的商譽存在明顯的減值風險。
公司本著謹慎性原則,擬對上述事項計提減值準備,減值金額需經會計師事務所審定后確定。
值得關注的是,天廣中茂已觸及“披星戴帽”警示紅線。
天廣中茂表示,鑒于公司2018年度經審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值,且2019年度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值,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值,深圳證券交易所有權對公司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處理。
不過,對于天廣中茂來說,商譽減值導致業績變臉,這已不是第一次了。在2019年,天廣中茂先后兩次發布2018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
來源:東方財富
早在2019年4月25日,天廣中茂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修正前,預計2018年度盈利6078.99萬元至2.43億元;修正后,業績變臉為虧損4.50億元至4.86億元。
彼時,天廣中茂稱,業績預告低于前次業績預告預計的區間,主要系商譽減值計提增加所致。根據審計機構意見并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聘請具備證券期貨從業資格的評估機構對2015年收購全資子公司時所形成的商譽進行商譽減值測試,認為資產減值跡象較為明顯,基于謹慎考慮,需進一步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截至2019年三季報,天廣中茂有51435戶股東。目前天廣中茂總市值36.89億元。
收購“埋雷”
實際上,天廣中茂連續兩年的商譽減值要從2015年的收購說起。天廣中茂此前名為“天廣消防”,上市時主營業務為消防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公司于2010年11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彼時被稱為中小板“消防第一股”。2012年至2017年10月,公司股價不斷攀升。
時鐘撥回2015年,當年天廣消防發行股份作價24.69億元收購邱茂國、邱茂期兄弟等人持有的中茂園林及中茂生物100%股權,其中以12億元、12.69億元收購中茂園林和中茂生物,溢價率分別為90.83%、469.25%,報告期末形成商譽12.97億元,其中中茂園林商譽值為3.73億元,中茂生物商譽值則為9.24億元。此后,公司由單一消防主業拓展至消防、園林、食用菌三大主業。
2016年7月,天廣消防改名為天廣中茂。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之后,天廣中茂實控人、控股股東陳秀玉多次減持,公司于2016年變更為無控股股東狀態。
從2016年開始,通過合并中茂園林、中茂生物的利潤表,公司合并報表業績得到大幅提升,營收和凈利潤看起來很“漂亮”。
但業績迎來高光時刻也暗藏隱憂。2016年至2018年,天廣中茂連續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都為負值。2018年,中茂園林壓縮長線工程項目,收縮部分園林業務,營收銳減近一半,凈利潤同比下降逾八成;食用菌銷售價格遠遠低于往年同期,導致中茂生物收入下降,凈利潤下滑逾三成。此外,全資子公司天廣消防凈利潤也同比下滑逾八成。最終,2018年天廣中茂虧損4.52億元。
來源:公司年報
值得關注的是,因中茂園林與中茂生物未完成業績承諾,邱茂國未能依照約定履行業績補償義務,2019年9月3日,深交所決定對邱茂國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
目前天廣中茂問題纏身,陷入困局。公司2016年發行的12億元公司債券,應于2019年10月28日支付6000萬元的利息,截至2019年12月2日,公司僅支付利息631.905萬元,尚有利息5368.095萬元未能足額支付。公司未能于回售兌付日后30天內全額支付本期債券利息,已構成違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