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 08:38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證券日報》記者據此估算,這15只券商自營賬戶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在京滬高鐵上市當日浮盈為279.72萬元(浮盈計算均假設當日未賣出)。...
來源:證券日報 記者周尚伃
從2018年年初到去年科創板開市,券商打新賬戶一直呈現減少狀態。直到科創板正式開板,不少券商重回“打新戰隊”,對于一些熱門新股,券商的關注度一直居高不下。
1月16日,京滬高鐵在A股上市的發行價為4.88元/股,累計發行62.86億股,占總股本12.8%。截至昨日收盤,京滬高鐵上漲38.73%。
《證券日報》記者據公開數據統計顯示,本次共有15只券商自營賬戶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參與京滬高鐵的網下申購,合計獲配148萬股,京滬高鐵上市首日收漲38.73%,券商在當天的打新浮盈也有279.72萬元。
15個券商賬戶中簽
“高鐵第一股”京滬高鐵獲得如此高關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京滬高鐵在過去幾年驚人的盈利能力。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京滬高鐵是在2011年6月底建成通車,開通3年便開始盈利,2018年全年,公司的凈利潤達到102億元,2019年前三個季度,凈利潤為95.2億元。
京滬高鐵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初步配售結果及網上中簽結果公告》顯示,回撥機制啟動后,該股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8.68億股,包括浙商證券、廣發證券、安信證券等在內的15家券商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共獲配京滬高鐵148萬股,占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的0.17%。
回撥后京滬高鐵A股IPO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789%,有效申購倍數為126.7倍。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上述15只券商自營賬戶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中,廣發資管旗下產品“廣發金管家新型高成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獲配京滬高鐵4.35萬股,其余14只券商自營賬戶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獲配京滬高鐵的數量均為10.26萬股。
《證券日報》記者據此估算,這15只券商自營賬戶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在京滬高鐵上市當日浮盈為279.72萬元(浮盈計算均假設當日未賣出)。
從券商單個賬戶打新京滬高鐵首日獲得的收益來看,“廣發金管家新型高成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浮盈為8.22萬元,其余14只券商自營賬戶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浮盈均為19.39萬元。
京滬高鐵在穩定公司股價的預案中曾提到,在公司A股股票上市后三年內,如果公司A股股票收盤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且公司情況同時滿足監管機構對于回購、增持等股本變動行為的規定,則觸發控股股東、除獨立董事和不在本公司領取薪酬的董事以外的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增持義務(簡稱“觸發增持義務”)。
券商對京滬高鐵期待較高
實際上,在京滬高鐵上市之前,券商便對這家公司有著很高的期待。
廣發證券分析師關鵬表示,2017年以來,京滬高鐵列車開行對數、客運量、客運周轉量的增量主要體現在跨線車部分,本線車開行列數有所下滑,對公司運量及周轉量增速也相應造成拖累。收購標的京福安徽公司旗下運線開通后,京滬高鐵繁忙區段徐州東-蚌埠南段的跨線列車負擔有望減輕,京滬高鐵本線列車加開空間相應得到釋放,公司旅客運量及盈利有望實現較快增長。
國盛證券分析師張俊分析稱:“京滬高鐵是鐵路中的核心資產,成長可期。京滬高鐵貫穿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黃金通道,區位優勢保障客運需求。京滬高鐵途經東部沿海人口密集省區,連接京滬兩大超級樞紐,區位優勢顯著。京滬高鐵具有低票價高時效的特點,對航空及公路運輸有較強替代能力,成長性強。”
光大證券則認為,京滬高鐵系鐵路客運核心資產,外延收購成長可期。預測京滬高鐵公司2019年—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27億元、357.3億元、377.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8.8億元、137.0億元、144.8億元。以IPO后的股本上限計算,預計該公司2019年-2021年EPS(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分別為0.24元、0.28元、0.29元。
責任編輯:常福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