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1 10:12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未知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已要求該超市立即改正,責令其將銷售的蔬菜價格調整至春節疫情前的平均價格,并對上述涉嫌哄抬物價等行為立案調查。...
在全國人民齊力應對疫情的當下,有企業撞上了監管“槍口”。
1月29日深夜,“上海發布”援引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的信息發文指出,1月28日,市局執法總隊在巡查中發現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徐匯店(家樂福徐匯店)銷售的多種蔬菜涉嫌哄抬物價。
據稱,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已要求該超市立即改正,責令其將銷售的蔬菜價格調整至春節疫情前的平均價格,并對上述涉嫌哄抬物價等行為立案調查。
另據《新民晚報》報道,今天的上海市政府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許瑾介紹了針對家樂福徐匯店擬罰款20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針對此事,《國際金融報》記者于1月30日采訪了家樂福方面。其表示,這一事件暴露了公司在管理上存在漏洞,目前公司已對管理團隊做出嚴肅處罰。
家樂福徐匯店抬價
在各大超市均表態要“保供應”、“不漲價”的當下,家樂福這一門店的做法著實令人失望。
據稱,經查,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徐匯店在春節疫情期間,銷售的蔬菜漲價數倍。其中,生菜的平均銷售價格從2.50元/盒漲至19.80元/盒,小白菜的平均銷售價格從3.87元/300g漲至19.55元/300g,雞毛菜的平均銷售價格從4.2625元/袋漲至18.325元/袋,漲幅分別為692%、405%、330%。其余蔬菜也有不同幅度的漲價。
不僅僅是菜品大幅度漲價,監管部門認為,當事人在銷售當日菜品中存在價格臨時調價變動的情況。據悉,2020年1月28日07時44分至07時47分期間,當事人對當日銷售的蔬菜進行了價格變動,其中生菜、小白菜、雞毛菜的價格均從原價10.00元/盒調整為售價19.80元/盒,調價幅度均為98%。其他菜品亦有不同幅度的臨時調價變動。
為何會作出這樣的調整,家樂福徐匯店生鮮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因為前幾天菜品量少,而顧客的需求較大,菜品一上貨架就被一搶而空。造成的情況是,有人買了很多菜,從而使得許多顧客買不到。其認為,漲價了可以照顧到更多顧客。
根據上海本地媒體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了解的信息,此前,家樂福徐匯店在已接到徐匯區市場監管局不得哄抬物價的告誡函后,仍然連續三天多次上調蔬菜銷售價格。市市場監管局認為,該門店哄抬物價的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相關規定,且當事人在已收到執法部門告知的情況下明知故犯,在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對于上海徐匯店的前述做法,1月30日下午,家樂福方面回應《國際金融報》記者稱,春節期間,保民生穩供應對于商超行業至關重要。“家樂福(中國)CEO 1月23日明確要求各店春節期間在營造健康安全購物環境的同時,要保證供應絕不漲價,即使虧錢也不能漲價”。
其稱,1月28日,市場監管部門在對上海徐匯店的檢查中發現有生菜、小白菜等蔬菜單品價格異常,嚴重違背了公司對消費者的承諾。1月29日,公司已經由首席營運官掛帥組成專項調查小組核查,同步全國范圍內門店開展自查抽查,目前核查其他門店價格正常。同時公司連夜更新完善價格管理系統,分公司門店只有降價權沒有加價權,價格管理權限上收總部,完善價格審查制度,加強價格監管,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感謝廣大顧客、媒體、管理部門監督幫助我們不斷改進,也歡迎社會各界持續監督舉報,一旦發現有哄抬物價現象,公司將在內部嚴處的情況下給予舉報者十倍補差。”家樂福一并表示。
市場、商家保供應
不僅僅是家樂福,近日來,已經有多家超市被指哄抬物價。就在1月28日,龍口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家家悅超市“高價”蔬菜問題調查情況的通報》。官方通報表示,群眾舉報反映的家家悅旗下3家單位銷售高價蔬菜問題屬實,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三項之規定。
同樣是在1月28日,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稱,修水縣某超市以一公斤13.96元售出大白菜,修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擬對該超市涉嫌哄抬物價,做出50萬元的行政處罰。
聯商網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囤貨現象超出原來預期,導致市場供需短期失衡。為了保障零售渠道有足夠的蔬菜供應,采購話語權會轉移到批發端。批發商臨時采購成本增加會向商品進行一定的加價,并傳導到零售終端,引發春節期間蔬菜普遍上漲。但他指出,加價率過高則存在利用消費者恐慌心理惡意牟利現象。“家樂福這種大型連鎖企業,在非常時期更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
事實上,目前為了保障民生商品保障供應,多方已經發聲并行動。”
據國家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有關負責同志29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全國商品市場供應是有充足保障的,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正在全力調運補貨,增加市場供應,搶購后的空架現象是暫時的。提請廣大消費者要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市場供應有信心,要按需理性消費,給商貿企業留出必要的補貨上架時間。
與此同時,線上下多家零售企業也給到了態度。
永輝超市方面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對于民生商品保供應、不漲價。其表示,會積極做好物資調配與商品保供工作,并對部分商品做好充足儲備庫存;承諾對于民生商品如大米、牛奶、油鹽等,疫情防御品如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絕不漲價,保持市場穩定。據了解,自1月26日起,永輝物流將持續加班加點給各門店配送民生商品。
1月29日下午,每日優鮮則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自初四起,平臺每天可保障至少500萬份果蔬肉蛋的供應,并不斷增加供應量。未來三天,還將增加供應50萬只口罩。
每日優鮮方面還表示,近期市場出現的食材短缺問題,主要是因為春節期間,產地工作人員不足,以及受疫情影響的封村封路等現象帶來的流通環節不暢,市場總的產量是非常充足的。目前,企業和產地正合力增加人員調配,加之春節后半段市場供應的逐步恢復,供應量會越來越充足,也呼吁市民理性購買,無需過度囤貨。
王國平最后指出,企業管理層在對零售端進行管控的時候,需要考慮到批發等環節加價率是否合理,這也是監管部門需要加強管理的。“既要讓批零等環節能夠獲得合理利潤并都有動力尋找貨源保障蔬菜供應,也要讓市民能夠以合理價格獲得民生商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