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09:29 | 來源:每日財報 | 作者:俠名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經營模式并不復雜的法獅龍家居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法獅龍),主營集成吊頂和集成墻面。然而,招股書數據卻矛盾重重、披露遮遮掩掩。這樣操作讓人搞不懂。...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關越
擬IPO的公司,應把公司運作講明白,把風險說清楚。這是對市場和投資者最起碼的尊重。
但偏偏有的公司,就是裝傻充愣。
經營模式并不復雜的法獅龍家居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法獅龍),主營集成吊頂和集成墻面。然而,招股書數據卻矛盾重重、披露遮遮掩掩。這樣操作讓人搞不懂。
《每日財報》注意到,雖然法獅龍銷售額95%以上依靠經銷商銷售,但經銷商歷史數據不明晰、銷售額變化與運輸費用變化不匹配。證監會在反饋意見對此做了問詢,公司卻置若罔聞。
法獅龍經銷商數量、平均銷售額、銷售人收入、員工數量都在降低,這四項經營風險,在更新的招股書中沒有提示。
招股書 “完整性”大打折扣,不得不讓人懷疑,公司是否存在“重大遺漏”?
對證監會問詢置若罔聞
證監會對法獅龍預披露的招股書,給出了21頁的反饋意見。其中,對經銷商數量、運輸費與業績增長的匹配度等問詢,在法獅龍更新后的招股書中,難以找到對應說明。
經銷商模式是法獅龍經營關鍵所在。法獅龍產品直接銷售給經銷商,款到發貨,由經銷商自建專賣店面向消費者賣貨。
也就是說,經銷商銷售豐歉、數量多寡,將直接影響公司的銷售收入。
為此,法獅龍號稱專門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銷商管理制度”。
麗尚是法獅龍旗下品牌之一,經銷商占公司總量近1/3,貢獻銷售收入占比15%左右。
證監會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問詢法獅龍:“麗尚品牌經銷商數量在2016年由24家增長到216家,2017年從216家增長到396家,請說明麗尚品牌經銷商在2016和2017年快速增加的原因,與相關收入、成本、費用、人員增長是否匹配?”
但是,在更新后的說明書中,難以找到法獅龍的詳細說明。
此外,法獅龍銷售收入與運輸費用兩者間變化的匹配度也讓人難以理解。
通常而言,企業賣出的商品要經過運輸才能到達經銷商手中,在銷售區域變化不大情況下,銷售收入與運輸費用變化區間應該匹配。法獅龍明確,公司近年銷售區域不存在異常或較大變化。
但法獅龍銷售收入在2017年增長58%,同期運輸費用只增長32%。在2018年銷售收入下降7%,同期運輸費用卻下降34%。
銷售收入和運輸費用,哪一個更可信?問題出在哪里?
在反饋意見中,證監會要求“結合銷售區域變化等,分析說明運輸費與業績增長的匹配度”。
但是,在更新的招股書中,投資人也難以找到法獅龍的“分析說明”。
對四個風險深藏不露
根據法獅龍更新的招股書數據計算,公司經銷商模式銷售收入、平均每家經銷商貢獻銷售額、主營業務收入、人員數量,四個數據均在下降,公司卻沒有做風險提示。
法獅龍經銷商銷售對比經銷商數量
時間 | 2019上半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經銷商模式銷售收入(萬元) | 18556 | 50546 | 53452 | 34361 |
經銷商數量(家) | 1401 | 1432 | 1312 | 1042 |
平均每家經銷商銷售收入(萬元) | 13.24 | 35.30 | 40.74 | 32.98 |
主營業務收入(萬元) | 19509 | 51432 | 54876 | 34817 |
時間
2019上半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經銷商模式銷售收入(萬元)
18556
50546
53452
34361
經銷商數量(家)
1401
1432
1312
1042
平均每家經銷商銷售收入(萬元)
13.24
35.30
40.74
32.98
主營業務收入(萬元)
19509
51432
54876
34817
數據來源:《每日財報》據公司招股書整理
2017年至2018年,法獅龍通過經銷商模式獲取的銷售收入下降了5%,2019年上半年此項收入僅占2018年37%,沒有達到一半的水平。
與之對應,法獅龍平均每家經銷商貢獻的銷售額也在下降。
從2017年到2018年,公司經銷商數量增加了120戶,平均每家經銷商貢獻的銷售額下降了13%。這樣的勢頭在2019年上半年仍舊延續,平均每家經銷商貢獻的銷售額(年化)比2018年又下降了25%。
公司招股書中說“如果未來經銷商隊伍進一步擴大而公司管理水平不能隨之提高”“則可能對公司的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并可能損及公司品牌形象。”
也許是管理水平真的沒跟上,每家銷售額的均值確實下降了。更嚴重的是,到2019年6月末,公司經銷商數量比年初減少了31家。
與經銷商銷售額下降對應,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也在下降。2018年下降了6%,2019年上半年只達到了前一年的38%,2019全年數據主營業務收入同比能否持平,目前看也堪憂。
員工被解雇更是印證了下降的存在,也讓投資人擔憂加劇。
2018年,法獅龍員工總數減少了104人,這樣的減員在2019上半年仍舊持續,再減員56人。
公司銷售人員最受傷。法獅龍在2018 年成立銷售部門新兵營,想在培養大量新進銷售人員,由于新兵營員工薪資水平較低,人員流動性大,最終取消新兵營。2019年上半年減少了84人。
經銷商模式銷售收入、平均每家經銷商貢獻銷售額、主營業務收入、人員數量,這四項風險將直接影響到公司利潤情況,應該自己主動提示為”經營風險事項“,不過,在法獅龍的招股書中也沒有找到。
是不是藏匿了這些,就沒有其它風險了?不是。
在更新的招股書第四節,公司列舉了八個風險,其中第一個是市場及經營風險,包含了房地產行業波動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競爭加劇的風險。
當然這都沒有包括上述四項風險,在公司自己說的財務風險中,也不包含上述四項。
法獅龍招股書提示投資人注意風險因素
截圖來源:法獅龍招股書
《每日財報》就此致函向法獅龍進行采訪,詢問銷售收入與運輸費用為何不匹配?經銷商數量減少、平均銷售額下降、銷售收入下降,公司將采取何種措施?但公司方面避而不答。
巴菲特說,投資要選擇自己看得懂的公司。但投資人要看懂公司,最起碼得有個清晰真實的財報才行。
還未上市就遮遮掩掩,避重就輕,這樣的公司是否該到A股市場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