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08:09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募集資金合計約19.82億元,主要用于產品臨床研究項及補充流動資金。
原標題 神州細胞關聯交易受關注
□本報記者董添
近日,神州細胞回復上交所第三輪問詢,對向義翹科技采購試劑及臨床前服務比例持續較高的原因、與義翹科技的交易占義翹科技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與義翹科技是否存在互相利益輸送的情形、是否已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防范等問題進行詳細說明。神州細胞與義翹科技為同一實控人控制的關聯公司,兩公司控股股東均為拉薩愛力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實控人均為謝良志,兩企業間的交易為關聯交易。
關聯交易占比逐漸下降
公司回復稱,2017年至2018年度及2019年1-9月,發行人自義翹科技采購試劑的金額占發行人全部試劑采購額的比例分別為27.44%、27.81%和11.84%,自義翹科技采購技術服務的金額占發行人全部服務采購額的比例為16.34%、11.84%和4.26%。隨著公司主要在研產品陸續進入臨床階段、臨床試驗研究進度持續推進,發行人臨床前投入占比逐漸下降,公司自義翹科技采購試劑及采購服務的金額占發行人全部試劑及服務采購金額的比重不高,且總體呈現下降趨勢。
公司表示,未來仍有新的在研產品陸續進入臨床前研究階段,對臨床前科研試劑和技術服務存在持續的采購需求,但隨著公司研發進度的持續推進、進一步采取減少關聯交易的措施,公司自義翹科技采購科研試劑和服務的金額占整體采購金額的比重預計將繼續呈持續下降趨勢,對公司業務經營影響較小。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是一家領先的創新型生物制藥研發和產業化開發公司,專注于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遺傳病等多個治療和預防領域的生物藥產品研發和產業化。與傳統的小分子藥物相比,公司所在生物藥行業開發的大分子生物藥具有高特異性和選擇靶向性,使該等藥物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更小的毒副作用及優異療效,且創新生物藥具有更高的臨床成功率。
募資用于產品臨床研究
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募集資金合計約19.82億元,主要用于產品臨床研究項及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核心技術平臺涵蓋了生物藥從發現到規模化生產的全鏈條技術體系,可以獨立自主研發具有臨床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創新生物藥品種,并在發行人內部實現產業化。現有主要業務為單克隆抗體、重組蛋白、疫苗等創新生物藥和生物類似藥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現階段的核心產品包括SCT800、SCT200、SCT-I10A、SCT1000、SCT400、SCT510和SCT630。
在產品臨床研究項目方面,公告顯示,計劃將16.77億元的募集資金用于產品臨床研究項目。公司長期專注于單克隆抗體、重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藥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為本次募集資金擬投向的產品臨床研究項目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撐;公司已建成1條中試生產線和2條大規模生產線,并已在生產車間成功完成除SCT1000以外的其余6個核心產品的臨床樣品的生產,為本次募集資金擬投向的產品臨床研究項目提供了必要的生產工藝支持。
在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方面,公告顯示,公司擬使用募集資金3.0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公司產品研發項目數量、進程和人員規模持續擴大,公司對日常運營資金的需求亦持續增加。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有助于公司補充一定規模的流動資金以保障正常運營和業務發展規劃的順利實施。
公司表示,將募集資金投資于產品臨床研究項目,與開展現有主要業務的需求相契合,有利于推進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進程。主要用于后續新藥的臨床前研發和臨床研究、技術平臺的優化以及商業化團隊建設等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和商業化能力的經營活動。充足的營運資金可以為發行人除臨床研究項目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提供資金支持,增強公司的財務抗風險能力。
研發投入多
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1-3月(簡稱“報告期”),公司分別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1214.29萬元、-1.41億元、-4.53億元和-1.0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07億元、-2.06億元、-3.21億元和-1.25億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為-7.45億元。
公告顯示,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仍處于產品研發階段、研發支出較大。報告期內,發行人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2億元、1.89億元、4.35億元及1.04億元。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面臨技術風險、經營風險、內控風險等9大方面風險。在技術風險方面,又主要包括新藥研發風險、技術迭代風險、新藥上市的風險、藥品生產質量管理的風險、知識產權風險、核心技術人員流失風險等。
公司表示,公司處于臨床研究階段的品種以及在開展的臨床研究較多,如任何臨床研究失敗或任何品種無法在臨床研究中取得令公司及監管機構滿意的安全性及療效結果,產品可能需補充進行臨床試驗、延遲甚至無法被批準上市,導致公司遭受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公司提示風險稱,創新藥的開發及商業化競爭十分激烈,且可能受到快速及重大技術變革的影響。公司面臨來自全球主要醫藥公司及生物技術公司的競爭,部分競爭對手有可能開發出在療效和安全性方面顯著優于現有上市藥品或公司同類在研產品的創新藥物。公司需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跟蹤和前沿研究,如果公司在新技術和新產品研發上不能持續投入并實現突破性進展,可能將導致公司無法實現技術平臺的升級換代,從而喪失研發競爭優勢并對公司現有在研產品產生重大沖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