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9 09:53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劉敬元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以債權計劃為例。2013年2月債權計劃發行由備案制調整為注冊制,大幅提升了發行效率。實施注冊制后,2013、2014年債權計劃注冊數量和規模開始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今年也是資產到期大年,配置壓力還是比較大的。”近日,某中小保險資管公司金融市場部負責人對證券時報記者稱,此前險資投資的項目在2020年有不少到期的,各家保險公司都面臨這種情況,到期再投的壓力不小。
非標資產到期大年
作為長線資金的一類,保險資金直接投向實體經濟的規模近年不斷增長,其主要載體就包括保險資管的債權投資計劃以及信托公司的信托投資計劃等。今年正是這些非標項目到期的一個大年。
以債權計劃為例。2013年2月債權計劃發行由備案制調整為注冊制,大幅提升了發行效率。實施注冊制后,2013、2014年債權計劃注冊數量和規模開始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其中,2013年注冊各類資產管理產品103項,合計注冊規模3688.27億元;2014年注冊各類資產管理產品175項,合計注冊規模3801.02億元。
保險債權計劃的平均期限為6年多,以此來估算,2020年正是陸續到期的年份。到期的資金規模可以由2013~2014年合計注冊規模得以窺見——這兩個年度注冊的各類保險資管產品規模接近7500億元。
事實上,2013年、2014年這兩年的債權計劃等保險資管產品的注冊規模,比其后兩年也都要高。2015年注冊規模約2700億元,2016年注冊規模不到3200億元。
據保險資管人士表示,非標到期再投資的壓力,一方面在于,目前優質項目少,另一方面在于,新項目收益率較到期項目的收益下滑。
優質項目少收益率下滑
“現在整體來說還是缺優質資產的,所以大家還是一個搶購的狀態。”上述保險資管金融市場部負責人稱,自去年開始,非標投資就一直屬于錢多、優質資產方稀缺的狀態。
某大型保險資管公司測算,保險資金2019年對債權計劃和信托計劃等非標的配置需求為8000多億元。但對這些配置需求,供給并不能滿足。去年,雖然債權計劃和股權計劃的注冊總量為255項、規模4636.65億元,但據其調研,其中債權計劃的總繳款比率僅約四成,約1900億元,產品對資金供不應求。
該資管公司預計,這種情況今年短期內不會緩解。由于債券等品種收益率明顯下滑,險資對于類固收的優質非標有更高配置需求。但從供給端看,疫情以來,債權計劃和信托計劃等險資偏好的非標產品供給規模出現下滑。供需缺口仍存在,收益率預期也會下滑。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5年期高等級債權計劃,收益率降至5%以下,這比2015年前6%以上的收益率出現明顯下滑。
暫時縮短非標配置期限
記者從某大型保險資管公司了解到,考慮到2020年非標金融產品的絕對收益率處在過去五年中的低位,因此,其策略是全年整體會盡量縮短非標金融產品的配置期限,不太會配置太長期限的非標金融產品,而是待利率修復回升之后再做大力配置。
從收益率角度看,該公司認為,對大型保險機構而言,站在當前時點,4.7%以上的債權計劃和5.0%以上的信托計劃,都是可以積極配置的。
之所以有此配置節奏,在于其判斷,2020年非標金融產品的收益率低點大概率會出現在三四季度。因此,一季度和二季度前期將是比較好的配置時點,公司會在這兩個季度盡可能加大配置,此后收益率達到低點時則會相對減緩配置節奏。
考慮到疫情影響,保險資管公司的非標擴大投資方式還包括,優先考慮和配置原有已放款及持續合作的主體,看是否有新增融資需求,尤其是部分區域受疫情影響現金流波動較大的主體;優先考慮之前的儲備項目,部分因企業提款意愿不強或其他原因導致未能落地的,與企業繼續加強溝通,并適當放松收益率要求,擴大項目獲取來源。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