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8 07:5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與此同時,科創板上會也迎來小高峰。本周,有9家科創企業將密集上會,山大地緯率先于昨日過會。昨日,博眾精工因撤回注冊申請文件,成為科創板第三家終止注冊的企業。......
原標題:科創板“考生”快速進場 受理公司擴容至258家
⊙記者 祁豆豆 ○編輯 邱江
4家科創板受理企業擬募資情況
博眾精工成科創板第三家終止注冊企業
科創板“考生”繼續保持快速進場的節奏。4月27日晚間,上交所受理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會通新材”)、青島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泰新光”)、杭州愛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科科技”)、深圳市深科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科達”)科創板上市申請。其中,會通新材由美的集團(51.500, -0.51, -0.98%)實際控制人何享健的女兒何倩嫦實際控制。至此,科創板受理企業擴容至258家。
與此同時,科創板上會也迎來小高峰。本周,有9家科創企業將密集上會,山大地緯率先于昨日過會。昨日,博眾精工因撤回注冊申請文件,成為科創板第三家終止注冊的企業。
何享健女兒“搶鏡”
在最新獲受理的4家公司中,由何倩嫦掌舵的會通新材無疑是最受關注的。
據了解,會通新材主要從事高分子改性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規模最大、客戶覆蓋最廣的高分子改性材料企業之一。公司擁有聚烯烴類、聚苯乙烯類、工程塑料及其他類多種產品平臺,高分子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產品品種有300余項,產品廣泛應用于家電、汽車、5G通訊等諸多國家支柱性產業和新興行業。憑借較強的技術優勢、產品優勢和服務優勢,公司積累了深厚而穩定的客戶資源,美的、TCL、一汽大眾、廣汽豐田、華為、富士康等均是其“座上賓”。
2017年至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08億元、19.02億元、40.51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086.38萬元、4088.72萬元、1.1億元。本次公司擬募資17億元,投向年產30萬噸高性能復合材料項目等。
會通新材由何倩嫦、何倩興姐妹于2008年共同設立,當時注冊資本5000萬元,何倩嫦出資比例為90%。目前何倩嫦直接持有公司1.41億股,占公司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34.01%,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愛科科技則是一家以智能切割設備為產品載體,為客戶提供穩定高效、定制化、一體化的智能切割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累計服務超過1萬家客戶,客戶涵蓋光威復材(51.820, -0.32, -0.6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等上市公司、大型企業、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方小衛、徐帷紅夫婦,以及其子方云科,三人合計控制愛科科技72.85%股份。本次公司擬募資4.7億元,投向智能裝備產業化基地(研發中心)建設等4個項目。
同日步入“考場”的海泰新光、深科達均來自新三板。其中,海泰新光主要從事醫用內窺鏡器械和光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9年,公司高清熒光內窺鏡的出口金額占中國內窺鏡出口總金額的比例為11.34%,排名第一。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依托核心技術產生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6億元、1.79億元和2.19億元,呈逐年增長趨勢。此次公司擬募資8.62億元,投向內窺鏡醫療器械生產基地建設等5個項目。
深科達是一家國內領先的智能裝備與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主要產品為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廣泛應用于平板顯示器件中顯示模組、觸控模組、指紋識別模組等相關組件的自動化組裝和智能化檢測,并向半導體封測、攝像頭微組裝和智能裝備關鍵零部件等領域延伸。
公司擁有大量優質龍頭客戶,如天馬微電子、華星光電、華為、京東方等。本次公司擬募資3.49億元,投向深科達智能制造創新示范基地等項目。
山大地緯IPO過會
當天,上市委審議會議也傳出好消息,同意山大地緯科創板首發上市,公司即將步入注冊環節。
山大地緯同樣是一名來自新三板的優質“考生”。山大地緯主要面向智慧政務、智慧醫保醫療、智能用電三大行業,提供智慧人社、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智慧醫保、智慧醫療支付結算、智能用電信息采集及業務平臺、智能用電大數據服務等六大整體解決方案。
本次上會前,公司僅完成三輪問詢,頗為高效。經過上市委審議,公司最后收到三個需要落實的審核意見,包括補充披露較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競爭優劣勢、省內外市場拓展計劃的可實現性,以及未簽合同已開工項目的情況等。
“考場”上也難免有失意者,博眾精工便是其中之一,其科創板IPO終止注冊。
博眾精工于去年4月進入科創板“考場”,經過三輪問詢后快速過會。去年12月19日,公司提交注冊。據悉,此次終止注冊主要系公司撤回注冊申請文件。由此,公司成為科創板第三家終止注冊的企業。此前,利元亨、世紀空間先后于去年10月15日、23日終止注冊。
博眾精工主要從事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柔性生產線、自動化關鍵零部件以及工裝夾(治)具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主要收入來源于蘋果產業鏈。公司原計劃登陸科創板募資11.03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