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8 11:02 |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月24日,證監會官網發布公告,公布了根據2019年現場檢查情況對部分申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企業進行的分類處理結果。...
在同一日內證監會罕見發布兩則公告,向市場傳遞出嚴懲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投資者權益的強烈信號。從上市前現場檢查到上市后嚴打財務造假,目的是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壓實中介責任,加大對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和高管人員的約束。
為實現“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總目標,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把好資本市場入口關,證監會堅持“四個敬畏,一個合力”,持續對申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企業開展現場檢查,查處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2019年6月以來,證監會分兩批次啟動了對86家首發企業的現場檢查工作。
4月24日,證監會官網發布公告,公布了根據2019年現場檢查情況對部分申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企業進行的分類處理結果。公告顯示,截至目前,84家企業已完成檢查工作,累計30家已撤回申請終止審查。對于已完成現場檢查的企業,證監會根據問題性質和情節輕重,作出分類處理如下:
一是對1家企業移送稽查調查處理,采取36個月內不受理該企業股票發行申請的監管措施。該企業已撤回申請終止審查,主要存在如下問題:2016-2018年大量更改銀行流水對手方名稱、摘要、明細賬記錄;未完整披露關聯方及其貸款走賬、資金拆借等資金往來情況;會計基礎及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如:材料采購驗收單、領料單缺失,勞務采購未能提供勞務費用明細,未登記銀行存款日記賬和現金日記賬等。
二是對12家企業(其中6家已撤回申請終止審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該類企業主要涉及部分客戶銷售回款資金來源于發行人或其關聯方,高管通過員工借款或供應商付款方式間接占用發行人資金,大量使用代管的客戶銀行卡進行結算,提前確認收入,金融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不充分,未披露與第三方進行資金拆借,大量紙質應收票據取得與背書存在異常等問題。
三是對48家企業采取審核重點關注、督促整改會計處理及內控問題等措施。該類企業主要存在收入確認不謹慎,費用歸集跨期,關聯方及關聯交易披露不充分,使用個人賬戶支付工資,在建工程延期轉固,部分業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執行不到位,股權轉讓和增資資金來源存疑,部分會計科目核算不準確等問題。
四是對其他23家申請撤回企業予以終止審查處理。該類企業普遍存在內控制度有效性不足,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等問題,若后續再次申報仍將重點關注其整改措施落實情況。
五是對存在執業質量問題的21家保薦機構、17家會計師事務所、7家律師事務所根據情節輕重啟動相關處理措施程序。
首發企業現場檢查常態化
首發企業現場檢查制度已正式實施三年多,對凈化市場環境、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效果顯著。截至目前,證監會已對近200家企業進行現場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作出分類處理,對存在嚴重問題的首發企業及中介機構分別采取行政監管措施、立案稽查、作出行政處罰等監管手段,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保持高壓態勢,堅持從嚴審核、嚴把質量關,有效減少企業“帶病申報、搶跑占位”等情況。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為提高檢查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開展全面檢查同時,將針對審核中的問題采取專項檢查方式,提升監管效能,對首發企業進行分類監管、精準監管。同時將以貫徹實施新《證券法》為契機,進一步強化信息披露要求,嚴格落實發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責任,壓實中介機構法律責任,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根本方向,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從近期現場檢查結果來看效果是十分顯著,對券商盡調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對違法違規行為產生了很好的震懾效果。現場檢查的常態化推進,有利于提升擬IPO企業的質量,促使“帶病”企業主動退出排隊序列,提升審核效率,降低審核成本,最終有利于A股發行上市的加速以及上市公司質量提升,不斷擴大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
從嚴從重打擊財務造假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日,證監會還發布了一則名為《證監會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公告。公告表示,2019年以來,證監會立足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總體目標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工作要求,強化協同,嚴格標準,優化機制,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已累計對22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立案調查,對18起典型案件做出行政處罰,向公安機關移送財務造假涉嫌犯罪案件6起。
這些案件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造假周期長,涉案金額大。經查,索菱股份2016至2018年連續三年虛構海外業務、偽造回款單據,虛增巨額利潤。二是手段隱蔽、復雜。經查,藏格控股2017年7月至2018年串通上百家客戶,利用大宗商品貿易的特殊性實施造假。三是系統性造假突出。經查,龍力生物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為虛增公司利潤,定期通過刪改財務核算賬套實施造假。四是主觀惡性明顯。經查,東方金鈺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以全資孫公司為平臺,虛構翡翠原石購銷業務,通過造假方式實現業績目標。
此外,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往往伴生未按規定披露重大信息、大股東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審計、評估等中介機構未能勤勉盡責執業、“看門人”作用缺失的問題依然突出。
上市公司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披露信息是證券市場健康有序運行的重要基礎。財務造假嚴重挑戰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毀壞市場誠信基礎,嚴重破壞市場信心,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是證券市場“毒瘤”,必須堅決從嚴從重打擊。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重拳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欺詐等惡性違法行為,用足用好新《證券法》,集中執法資源,強化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違法責任,加大證券違法違規成本,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堅決凈化市場環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市場紀律和市場秩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業內專家認為,證監會在年報和一季報集中披露的時點就財務造假發聲,極具針對性和震懾力。本次公告是給一些可能涉嫌財務造假或信息欺詐的公司的一個警告:一場打假風暴可能來臨。上市公司不要心存僥幸,要誠信守法。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必須要對自己負責也對投資者負責,再不能采取報表“注水”等花招。新的《證券法》不會容忍以身試法,財務造假或信息欺詐的結果一定是自取滅亡。總之,上市公司需要自重,尊重法律、尊重規則。
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職責
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在兩份公告中均提到了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以及用足用好新《證券法》這兩點,明確了監管層的態度。一是警告中介機構要履行好“看門人”的職責。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誠信合規、勤勉盡責是行業發展之基,直接關系投資者合法權益和市場正常運行。全行業應自查自省,筑牢珍惜職業聲譽、恪守職業道德的思想防線,扎緊合規內控“籬笆”,把踐行“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理念融入業務全過程,以良好的文化積淀促進機構行穩致遠和行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證監會所強調嚴查嚴打是在新《證券法》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種警告,這個意義不同凡響。新《證券法》對信息披露處罰力度顯著加重,罰款金額區間和上限大幅提升,進一步提升對于信披違規的震懾力。業內人士表示,新《證券法》實施后,很好的解決了中國資本市場長期違法違規成本低的痛點。未來將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來加強市場主體的自我約束,逐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形成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避免類似瑞幸咖啡、康美藥業等這樣的造假事件再次發生,后續料將繼續修訂《刑法》、《公司法》等,完善法治體系,與國際市場接軌。
在同一日內證監會接連發布兩則公告,向市場傳遞出了嚴懲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投資者權益的強烈信號。從上市前現場檢查到上市后嚴打財務造假,證監會從嚴從重從快懲治相關主體,目的就是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加大對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和高管人員的約束。對造假、欺詐等行為從重處理,堅決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投資者的功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