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9 10:0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銷量連續兩年位列全球第一名!新三板明星公司成大生物攜耀眼業績站到了科創板賽道上。
三板停牌前1年漲3倍多,狂犬疫苗全球老大進入科創板考場了!
祁豆豆
權威、深度、實用的財經資訊都在這里
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銷量連續兩年位列全球第一名!新三板明星公司成大生物攜耀眼業績站到了科創板賽道上。
5月8日晚間,上交所受理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成大生物”)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司擬募資20.4億元,中信證券為公司保薦機構。成大生物是A股上市公司遼寧成大的子公司,本次“報考”科創板也是遼寧成大落實分拆上市的重要一步。
在A股分拆上市政策出臺前,成大生物只能屈身于新三板市場,就算是在新三板這個流動性極少的市場,公司依然表現得牛氣沖天。2019年公司凈賺7.2億元。從2018年12月底,公司股價蹭蹭往上漲,至2020年2月,公司股價最高漲了近4倍!按照最后收盤價42.77元/股計算,公司在新三板的總市值為160.3億元。
狂犬病疫苗龍頭“報考”科創板
1年賺7個多億,這業績可以秒殺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
這么賺錢,究竟成大生物是干啥的?
據申報稿顯示,成大生物是一家專注于人用疫苗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生物科技企業。公司核心產品包括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乙腦滅活疫苗,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為目前中國唯一在售的可采用 Zagreb 2-1-1 注射法的狂犬病疫苗,公司的乙腦滅活疫苗為目前中國唯一在售的國產乙腦滅活疫苗產品。
2017-2018 年,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銷量連續兩年位列全球第一名,也讓成大生物坐穩人用狂犬病疫苗龍頭地位。
成大生物有多硬核?
記者發現,公司硬實力主要體現在其核心技術“生物反應器規模化制備疫苗的工藝平臺技術”。該技術的研發成功標志著公司攻克了我國十幾年來大規模細胞培養制備高品質疫苗的技術性難題,在疫苗生產工藝方面填補了國內空白,引領了國內人用疫苗產業的發展。
除手握人用狂犬病疫苗、乙腦滅活疫苗兩大拳頭產品外,公司不斷將硬核技術賦能更多疫苗產品,產品研發管線日益豐滿。目前,公司擁有 24 個在研項目,其中雙價腎綜合征出血熱疫苗(Vero 細胞)已完成臨床試驗,13 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甲型肝炎滅活疫苗、b 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A 群 C 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四價雞胚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和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已取得臨床批件。
此外,公司還著手研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多肽疫苗。
技術強、業績靚。2017年-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76億元、13.91億元、16.7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5.55億元、6.27億元、7.2億元。這份成績單在眾多科創板“考生”中也是頗為搶眼,將為公司闖關IPO增添更多“底氣”。
本次成大生物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公司擬募資20.4億元,投向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分公司人用疫苗一期工程建設項目、人用疫苗智能化車間建設項目、人用疫苗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遼寧成大分拆上市邁出重要一步
作為科創板的明星“考生”,除狂犬病疫苗龍頭之外,成大生物還具有“國企”“新三板”“分拆上市”等諸多個性化標簽。
從股權結構來看,本次發行前,公司控股股東遼寧成大持有公司 60.74%的股份,具有絕對控制權,遼寧省國資委通過遼寧國資經營公司持有公司控股股東遼寧成大 11.11%的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而成大生物獲受理也是A股上市公司遼寧成大踐行分拆上市的重要一步。隨著A股分拆上市政策之門打開,遼寧成大今年2月透露了分拆意向,并于4月敲定科創板分拆上市預案。
遼寧成大業務涵蓋了生物制品、醫藥流通、醫療服務、金融投資、供應鏈服務(貿易)和能源開發等業務,成大生物則是其生物業務板塊。
對公司而言,本次分拆上市不僅可以使遼寧成大和成大生物的主業結構更加清晰,同時也有利于遼寧成大和成大生物更加快速地對市場環境作出反應,降低多元化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本次分拆后,成大生物將依托上交所科創板平臺獨立融資,促進自身生物制品業務的發展。
事實上,成大生物較早啟動證券化征程,公司2014年12月掛牌新三板,2018年5月公司籌劃赴H股上市,同年11月中國證監會核準成大生物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
不過H股上市并未成行,遼寧成大去年7月30日宣布,終止成大生物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IPO止步的原因則歸為市場環境變化。
而彼時,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已順利登陸A股,成大生物的A股夢或許也就此點燃。
最后說一句,還記得因問題疫苗而被強制退市的長生生物嗎?長生生物的狂犬疫苗市場份額,目前看已經被成大生物占據了~ 由此可預測,這公司后勁還有多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