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 10:00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宋薇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務院去年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中明確,在新片區內設立物理圍網區域,建立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在全面實施綜合保稅區政策的基礎上,取...
作為對標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自由貿易園區的重要載體,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今天(13日)起正式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
5月12日,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一期)順利通過海關總署等八部委組成的國務院聯合驗收組的驗收,成為我國151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中唯一的特殊綜合保稅區。
“這意味著,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一期)的物理圍網工程已經結束,接下來相關改革試點將陸續展開。”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特殊綜合保稅區處(航運處)副處長宋鵬霖對上證報記者說。
國務院去年印發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中明確,在新片區內設立物理圍網區域,建立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在全面實施綜合保稅區政策的基礎上,取消不必要的貿易監管、許可和程序要求,實施更高水平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
2020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25.31平方公里,包括蘆潮港區域、小洋山島區域、浦東機場南部區域等3個區域、5個區塊。
記者獲悉,此次通過驗收的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一期)包括原洋山保稅港區陸域和洋山深水港區1-4期,面積14.27平方公里。
僅在三個多月時間里,封關驗收的各項任務順利完成。32.87公里隔離圍墻、39公里巡關道、2個客貨分流的復式卡口的成功建成,161.23萬平方米的土地平整,將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一期)的物理圍網工作畫下了一個完美句號。
記者獲悉,為支持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的發展,此前,海關總署等部委醞釀了“1+1+N”的系列政策。其中一個是針對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的監管辦法,另一個是針對區外適用海關特殊監管政策的辦法,目前已經出臺。N是指未來針對特殊綜保區的相關業務,相關部門將出臺一系列政策。
在業內看來,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一期)的封關驗收可謂重大意義。這是上海進一步發揮臨港新片區增長極和發動機作用的重大舉措,也是臨港新片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以及實現對外開放、功能創新、制度創新和高質量發展“金字招牌”的重大舉措。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松在驗收工作會議上表示,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將在發展改革、海關、外匯管理、財稅等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爭取更多標志性的開放創新措施率先在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落地實施,更好地服務企業和區域高質量發展。
為此,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將在物理圍網基礎上,探索電子圍網。宋鵬霖對記者表示,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建設思路,正在運行的臨港新片區一體化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將首先在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范圍內先試先行,在試行成熟情況下,向新片區內、特殊綜保區外的企業推廣應用,逐步構建覆蓋新片區的電子圍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