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16:19 | 來源:中國經營報 | 作者:方超 童海華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日前,均勝電子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其在報告期內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20.83%,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78.59%,而這已是均勝電子連續第四個季度出現營收、歸母凈利...
曾依靠并購迅速壯大的均勝電子(19.600, 0.18, 0.93%)(600699.SH),卻在2020年一季度遭遇業績較大幅度下滑的情形,而這無疑讓其陷入尷尬局面。
日前,均勝電子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其在報告期內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20.83%,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78.59%,而這已是均勝電子連續第四個季度出現營收、歸母凈利潤增速同比下滑的局面。
與此同時,均勝電子的募資情況也受到外界關注,其在4月22日披露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顯示,擬募資不超過25億元,用于智能汽車電子產品產能擴建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而對于被認為頻蹭市場熱點的行為,均勝電子方面回復《中國經營報》記者稱,相關信息在其歷年的定期報告中都有披露,是公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較長的歷史沿革,并非公司對市場熱點的刻意迎合,且“上述業務或項目在不同客戶的若干車型中都有落地,都在有序穩步推進”。
業績下滑
在2019年年報披露后不久,均勝電子又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但其下滑趨勢引發市場關注。
均勝電子公告顯示,其在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22.2億元,同比下降20.83%,歸母凈利潤為5943.5萬元,同比下降78.59%,扣非凈利潤也同比下滑4.74%。
對此,均勝電子方面回復記者稱,營收雖同比出現下滑,但仍高于行業平均增速3個百分點以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也出現一定下滑,同樣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梳理可發現,單季度虧損情況對于均勝電子來說,似乎已經“司空見慣”,其從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已連續四個季度出現營收等核心指標同比下滑局面。
東方財富(18.260, 0.23, 1.28%)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均勝電子營收總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等三項指標,分別實現高達120.92%、792.54%、2314.82%的增長速度,但其從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上述三項業績指標已連續四個季度出現同比增長為負的情形,不過上述數據在第四季度同比降幅收窄。
興業證券(5.940, 0.04, 0.68%)研報認為,均勝電子2019年第四季度“收入利潤承壓”,收入小幅下滑主要因全球車市景氣度下降,均勝安全前期訂單項目減少,而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主要因新項目投入毛利率有所下滑,以及費用端重組費用有所增加。
盡管自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均勝電子營收等核心指標一直處于同比增速為負的情形,但其2019年業績仍呈現總體增長趨勢。
2020年4月22日,均勝電子對外發布的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其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616.99億元,同比增長9.82%,扣非歸母凈利潤則達到10.06億元,同比增長10.40%,但其歸母凈利潤為9.40億元,同比下降28.68%,
對于歸母凈利潤的下滑,均勝電子方面表示,其業務持續發展以及均勝安全整合工作的持續推進帶來業績提升,在2018年完成對高田公司優質資產的收購,其間確認了部分非經常性收益,而2019年無該非經常性收益,因此較2018年同比有所下降。
除此之外,對于2019年海外收入占比高達70%以上的均勝電子而言,當下或仍在承受海外疫情的壓力。
方正證券(7.110, 0.04, 0.57%)研報就認為,隨著疫情全球蔓延,以及整車企業歐美工廠在3月份陸續停工,對均勝電子全年業績產生較大沖擊,另外,其原計劃在今年完成汽車安全業務的全球整合,“目前受疫情影響時間上具有不確定性”。
均勝電子方面回復本報記者稱,一季度疫情主要集中在國內,其海外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小。3月底開始全球主要整車企業在歐洲和北美的工廠陸續停產,公司根據客戶情況進行了相應調整,同時配合整車企業開展醫療和健康防護產品的研發和制造。
頻蹭熱點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多次發起并購之舉的均勝電子,其綜合毛利率也出現小幅下滑情形。
相關信息顯示,均勝電子是一家全球化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主要致力于智能駕駛系統、汽車安全系統車聯網等的研發與制造。天眼查顯示其成立于1992年,法定代表人為王劍峰,均勝電子曾因發起7次海外收購而受到廣泛關注。
盡管名聲在外,但均勝電子2019年年報顯示,其報告期內的毛利率為16.12%,同比減少0.95個百分點,不僅如此,在均勝電子旗下業務中,除功能件及總成業務外,其余三大板塊業務毛利率皆出現下滑情形,其中,汽車電子系統業務毛利率同比減少5.47個百分點。
上海證券研報認為,均勝電子“毛利率水平承壓”,興業證券研報則表示:“主要系新訂單產能爬坡使得前期成本較高。”
此外,均勝電子更為外界關注的是,其2019年的新增訂單量出現下滑趨勢。
均勝電子2019年年報顯示,其新獲訂單超過747億元,而其2018年新獲訂單為790億元,同比下滑5.5%。對此,均勝電子方面回復稱,是“由于全球整車客戶推遲發包”導致。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因收購日本高田等企業而名聲大振的均勝安全系統業務,也出現了訂單量下滑趨勢,2019年新獲訂單442億元,而其2018年為“超550億元”。
均勝電子方面回復稱,在全球整車客戶推遲發包的情況下,“當年度安全產品的訂單數量也隨之降低,但同期均勝安全的新增訂單量在全年全球汽車安全類產品新增訂單量中占約 35%”,而目前約30%,“說明總體份額還在上升”。
無獨有偶,除了安全系統業務下滑之外,均勝電子的功能件及總成業務也出現訂單量下滑情況,該部分業務在2019年獲得新訂單超23億元,而在2018年,“功能件業務獲新訂單近70億元(全生命周期)”,下滑幅度較大引發關注。
除此之外,2020年開年以來,均勝電子因頻蹭特斯拉、口罩、充電樁等熱門概念而受到市場關注,其股價亦隨之起伏,最新的則是4月17日,均勝電子旗下公司與新勝中壓電器簽訂合作協議,將就充電站、充電樁產品配套等開展合作。
與熱門概念頻頻“掛鉤”、備受關注的均勝電子,也欲在資本市場上募集更多資金。
4月22日,均勝電子對外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稱此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擬全部用于智能汽車電子產品產能擴建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除此之外,均勝電子還于今年2月向交易商協會申報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疫情防控債),明確資金用途為,4.5億元用于償還2019SCP002,0.5億元用于疫情防控。
相關報道顯示:“這筆債券的到期日為2020年3月21日,舊債到期日距離新債計息日間隔僅2天。”此外,報道稱均勝電子上述中期票據發行“頗為困難”,并援引相關人士話語稱:“側面反映出債券投資者對公司財務質量的擔憂。”
均勝電子方面并未正面回應這一問題,僅表示其合理安排發行時間,體現了較好的資金管理能力,提升了公司經營效率。“我公司中票發行價格僅為6%,明顯優于市場,體現了債券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