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0 04:14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為業內所注意的是,上述兩家P2P轉型小貸試點的公司據持股股東來看,均無國資背景,且隨著存量風險化解的進行,當前待償規模較小。...
信號來了?廈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的兩則關于網貸平臺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通知引發市場關注。5月19日,證券時報記者獲悉,兩家試點機構分別為廈門禹洲啟惠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禹順貸”)、廈門海豚金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海豚金服”)。
這也是去年網貸平臺轉型小貸的指導意見出臺以來,國內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首次公開批復同意轄內網貸機構轉型,并明確了轉型條件。具體來看,上述通知指出,同意禹順貸、海豚金服轉型為單一省級區域經營的小額貸款公司,同時要求兩家平臺的核準注冊資本為3億元,首期自接批文之日起30日內實繳注冊資本1億元,2年內到資3億元;應當自接批文之日起,每周向區金融辦匯報清退工作落實情況,接受監督,妥善化解風險。
為業內所注意的是,上述兩家P2P轉型小貸試點的公司據持股股東來看,均無國資背景,且隨著存量風險化解的進行,當前待償規模較小。
公開資料顯示,禹順貸成立于2015年4月9日,注冊資本1億元,法人為郭朝官,廈門港誼集團有限公司持股70%,廈門灝信咨詢有限公司持股30%。官網數據顯示,平臺累計成交額10.22億元,2020年4月份運營報告顯示,平臺借貸余額為3750.7萬元。
海豚金服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注冊資本5000萬元,法人為柯輝從。股權方面,廈門市大順物流有限公司持股60%,廈門藍海豚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0%。官網數據顯示,當前,平臺累計成交額1.16億元,待回收總金額約61.45萬元,待償投資本金約為57.7萬余元。
“還難說是網貸行業轉型的信號,不具有普適性,這兩家平臺的存量少、規模小,業務轉型船小好調頭。”華東某上市網貸平臺資深業務人士向記者分析,“廈門地方監管向網貸平臺轉型釋放了善意,這時發放小貸牌照,可以鼓勵區域內存量網貸平臺加速清退,這對其他省份來說,也可以參考借鑒。”
今年以來,在行業整改大潮下,疊加疫情等因素對經濟的影響,全國已有多家交易量千億元規模平臺宣布清退網貸業務,通過發展電商、參股消費金融、民營銀行或者尋求網絡小貸牌照等方式轉型。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國實際在運營網絡借貸機構139家,比2019年初下降86%,借貸余額下降75%,出借人數下降80%,借款人數下降62%;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1個月下降,全國互金風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已有近5000家機構退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