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04:04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崔 爽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受疫情影響,企業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該如何快速破解發展困局,有效推進達產增產?科技創新、保“雙鏈”安全是首先登場的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朱建民委員的答案:“保產業...
5月24日9時,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之前,會議舉行了第二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邀請全國政協委員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媒體采訪。
和首場一樣,這次“委員通道”采訪活動同樣采取“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今年兩會期間唯一一場上午舉行的委員通道。7時左右,現場已坐滿記者。8時許,6名政協委員陸續走入通道接受采訪。
復工復產保民生 科技創新帶來實效
受疫情影響,企業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該如何快速破解發展困局,有效推進達產增產?科技創新、保“雙鏈”安全是首先登場的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朱建民委員的答案:“保產業鏈、保供應鏈就是保民營企業,保民營企業就是保就業,就是保民生。”
除此之外,他們積極發揮自身在環氧、催化和化工過程強化方面的技術優勢。針對疫情的防控,創新開發了環氧滅菌這項新技術,成功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并且開拓了一個新的產業鏈和供應鏈。
創新的回報是可喜的,朱建民介紹,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依靠疏通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依靠科技創新,他們從一季度的低谷中快速走了出來,到4月份,產量銷量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5月份過半,預計利潤將達到甚至超過去年的同期水平。
而對于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委員來講,科技創新不止為企業提質增效,更能造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這是“央企的綜合技術優勢”,更是“履行央企的社會責任”。
“采用傳統的燒煤供暖會造成霧霾,都用天然氣就會出現氣荒,直接用電采暖的話費用又太高。”作為節能環保企業的負責人,他算了一筆取暖的經濟和環保賬,結果顯示,還是清潔供暖最劃算。
“2015年,我們在貴陽建設了一個清潔供暖項目,就是利用河水冬暖夏涼的規律,采用先進實用技術,將穿城而過的南明河打造成綠色空調送入千家萬戶,可以說實現了冬天供暖、夏天供冷,而且還不會造成河水污染,為2.1萬多戶居民提供了服務。”回答科技日報記者提問時,宋鑫表示,他在調研時發現,與傳統的供暖方式相比,貴陽的這種清潔供暖模式可以節能30%到40%,而且用戶的費用可以降低30%以上,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而在全國,目前每年新增大約20億平方米的建筑,其中有1億平方米可以采用清潔供暖。如果全部實施的話,每年可新增節約標準煤66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36萬畝,既節約能源,沒有污染,百姓還可以少花錢。
消費投訴“紅黑榜” 保護數據時代消費安全
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委員來講,如何在大數據時代,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是她最關心的問題。疫情期間出現的哄抬價格、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備受關注,也成為這位委員選擇帶上“委員通道”的問題。
這個問題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尤其是在新產業新業態積極迸發時,消費者的權益更容易受到影響,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共享單車押金事件。2017年,某共享單車企業突然投訴異常飆升,居當年全國第一。小小一輛單車的投訴量居然超過了大型電商平臺和大型商超。由于是新業態,缺乏公示制度,后續的更多消費者不能及時獲得投訴信息而得到預警,最終暴發了系統性的押金風險。
甘霖表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目前主要還是依靠政府監管和企業自律。“真正有監督權的消費者,沒有真正地參與進來。”要補齊社會共治不足的這個短板,需要創新維權機制,政府建立消費投訴公示制度,把分散的投訴信息集中曬出來。
“進入大數據時代,人們都習慣于在花錢的時候先看看商家的好差評。”甘霖說,而政府打造消費投訴公示,就好比是打造一個政務版的“電商平臺”,不同商家就是上面的“網店”,平臺上及時曬出各商家的“投訴率”,再千變萬化的市場違法行為,也終究逃不過消費者的火眼金睛。
她表示,消費投訴公示制度還需要加大力度,全面推行,要拓展線上線下公示渠道,聚焦投訴集中企業以及多發易發的問題,部門聯動形成合力,讓信息更公開,市場更透明,消費更放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