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04:02 | 來源:云南日報 | 作者:劉子語 韓成圓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自掛牌以來,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設連接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推動形成我國面...
外貿進出口總值逾131億元,每4天有1戶外資企業落地
8月27日,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云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亮出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掛牌一周年來制度創新、招商引資、片區發展等方面的“成績單”。
2019年8月,我國在云南、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黑龍江等6省區新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這是我國首次在沿邊地區布局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涵蓋昆明、德宏、紅河3個片區,2019年8月30日,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在3個片區同步掛牌。
據介紹,自掛牌以來,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設連接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放前沿。突出“沿邊”“跨境”優勢,以自貿試驗區引領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建設。截至目前,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外貿進出口總值131.05億元,其中,出口60.79億元,進口70.26億元。截至今年7月30日,共新設注冊企業13902戶,其中內資企業13838戶,外資企業64戶。自掛牌以來,平均每天新誕生約160戶市場主體,約每4天引進1戶外資企業落地。2020年上半年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達108.4億元,外資金融機構市場準入“綠色通道”全面打通。
在《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指導下,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緊扣106項試驗任務,開啟一二級市場規范邊民互市模式,實現邊民互市跨境結算全流程電子化。出臺16項金融改革創新制度文件,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發展。在全省率先開展“貨物貿易電子單證審核”業務,同時開立省內首單電子營業執照賬戶和首單自貿試驗區外匯NRA賬戶結匯業務。目前已系統梳理37項可復制推廣實踐案例上報。
在營商環境方面,通過建立營商環境“紅黑榜”和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完善評價機制、提升行政效率。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3個片區先后成立了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同時轉變政府職能,讓企業和群眾受惠。昆明片區成立云南首家專業化政務服務公司,建立常態化、全覆蓋服務企業機制,打造綜合服務“芯”中心,建成“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區;紅河片區與轄區內多家銀行開展“銀稅互動”合作,持續擴展“銀稅互動”受惠面,掛牌成立首家邊境貿易服務中心,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改革試點工作率先落地;德宏片區74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實現網上受理、辦理和反饋,并創新外籍人員服務管理,研發推出“胞波卡”,為外籍務工人員提供高效便捷服務。
招商引資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政策,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求,積極探索“云招商”,通過片區集中“云簽約”等方式,簽訂合作項目27個,投資金額約263億元。成功引入普洛斯、華為、印度賽諾、中農聯控、雅戈爾、惠科、合盛等企業。
今年上半年,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占同期全省結算總量的40.62%。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等金融機構先后在自貿試驗區成立支行。同時,深入推進金融領域“放管服”改革,對直接投資外匯管理相關政策和具體管理流程進行了改進和調整,大幅縮減事前審批環節,開創了跨境電商線上融資試點,“銀稅互動”試點工作不斷提質增效。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