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0 04:28 | 來源:齊魯晚報 | 作者:未知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女團成長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上周末宣布成團,由寧靜、萬茜、孟佳、李斯丹妮、張雨綺、郁可唯、黃齡7人組成。這個陣容和成團之夜的直播翻車再次霸榜熱搜,節目獲取了...
女團成長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上周末宣布成團,由寧靜、萬茜、孟佳、李斯丹妮、張雨綺、郁可唯、黃齡7人組成。這個陣容和成團之夜的直播翻車再次霸榜熱搜,節目獲取了商業性的成功。
不過,太過商業化的結局形式,被部分網友認為“三十而驪”的節目追求丟失,節目僅僅是在消費女性主義,還有姐姐被質疑“人設崩塌”,成團更像是向流量妥協。回顧一下30位姐姐一路走來的過程,這個今夏最火的女團綜藝節目留下的有爭議,但更表現了多元生動的女性群像成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說
成團之夜“人設翻車”
姐姐們的戲劇性發言,全程對口型的“弄虛作假”,主持人大型嘴瓢現場,從最終成團之夜的現場來看,氣氛確實略顯尷尬。寧靜以冠軍女團第一名的成績奪得成團名額,卻毫不掩飾不情愿的想法,“我只想拿第一,不是很想成團,因為我沒那么高的服從度。”另外一組的黃齡也表示,自己更想和同組的剩下6位“乖乖”成團。
姐姐們如此發言,直接炸翻了投票的粉絲,沒有團名,沒有團魂,是準備出道即解散嗎?現場助陣嘉賓開麥全場飛奔,而姐姐的舞臺全程對口型,對比來看也有種虛情假意的味道。節目第一期播出時,“全開麥LIVE”的標簽讓觀眾直呼真實過癮,而到了結局卻演變成了作秀,讓很多觀眾大感失望。
成團之夜后,線下“人設翻車”的黑料也不斷出現,萬茜疑似點贊知乎上對郁可唯的負面評論,張雨綺被認為工作室在帶頭“炒cp”……面對這樣令人玩味的成團氛圍,網友們表示已經聞到了一絲“花少2”的味道,關注點又回到了娛樂性的話題。而成團之夜的直播翻車,也導致姐姐們的努力過程被弱化減淡,女性友誼的價值被曲解,使《乘風破浪的姐姐》被詬病為一場“不尊重規則”的流量大戰。
多元女性形象的成長
不可否認的是,拋去浮華包裝的外表和無聊的八卦話題,姐姐在出圈路上的努力和蛻變,是節目最不容被忽視的價值。演員寧靜從《蘭花草》到風格各異的唱跳;黃齡練習鋼管舞腳上全都是水泡;阿朵從一開始的退讓到復活賽《緣分一道橋》的個人秀驚艷觀眾,這檔節目記錄了女性燃起斗志的過程。張雨綺說,“我是唯一一個拿到X牌走到決賽的姐姐。”在成團之夜,她再次演繹《粉紅色的回憶》向觀眾證明,從初舞臺的三步一順拐,到勁歌熱舞hold住全場,她擁有著努力做好事情的態度和自信。這些多元生動的女性群像,打破了現代社會對中年女性的認知。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檔綜藝竟然開出了一朵友誼之花,展現著女性間溫暖的關系。首期節目杜華曾問寧靜:“你愿意成團嗎?”寧靜說,我沒有打算要成團,來這里只是因為貪玩。但難以預料的是,在節目過程中卻“玩”出了真感情。首場公演結束后,寧靜哽咽表示:“如果我們團沒有晉級,不管誰走,我都會陪她一起走。”當最終只有她自己得到了成團名額時,寧靜也表達了對節目賽制的否定和對姐妹被迫分開的失望。
團隊的影響力逐漸把寧靜從孤獨的個體融化,還有黃齡和藍盈瑩相互調侃消解壓力,伊能靜和黃圣依面對輿論相互安慰……在體會彼此處境之后,姐姐們萌發出感同身受的女性友誼。
“姐學”的精神氣質
起初用30位女性齊聚的娛樂性噱頭博眼球,到“姐學”文化的強勢蔓延,《乘風破浪的姐姐》從開播到成團前的熱搜話題,可以用檔位升級來形容。觀眾開始時佩服姐姐們硬剛強懟的態度,而后能夠逐漸升級到精神層面的認同感,這份認同感來自姐姐身上的精神氣質和同樣的環境壓力。金沙帶秤上桌吃飯,海陸的不自信小透明,鄭希怡不敢吃火鍋,“狼性”藍盈瑩被網友不斷詬病……這些都是環境對女性的惡意和偏見,讓熒屏前的女性觀眾深有體會,同時引發社會關注。
從性格方面來說,不為了求和而茍合的態度對女性同樣具有參考價值。剪刀手黃齡“造作”的說話,張雨綺虎頭虎腦的爽快,李斯丹妮的中性風,這些不同態度和風格的碰撞,影響著當代女性關于自信和專業的精神氣質。
姐姐們畢業了,留給觀眾一場煙花燃盡后的濃煙,各抒己見,不服成團陣容,言語間火藥味刺鼻。瑕疵引發輿論熱議,但更應該認清關于節目價值的探討:當我們支持她們時,我們究竟在支持什么?一定不只是成團出道的某個席位而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