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10:37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而做到這一點,必須...
近年來,面對全球政治經濟環境出現的重大變化,為適應我國發展階段性新特征,要求發展轉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不斷提高供給質量和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立足于中國工業門類齊備、產業鏈完整、消費潛力巨大這三大特點做出的全局性戰略選擇。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而做到這一點,必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
以“中國制造”為例:經過改革開放以來多輪全球化和市場化的洗禮,中國制造已經具備供應鏈集聚、全類制造、勞動力、市場等優勢,并積極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許多中國制造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大市場、兩種資源的優勢,通過其全球制造和全球研發的布局,來促進中國制造在在全球市場上做大做強。
事實上,這些中國企業一直在與“國際接軌”的道路上走在前列——這既包括全球化的產業鏈供應鏈、研發布局等硬件配套,也包括如企業治理和投資理念等軟性層面。就后者而言,當下一種國際上主流的以環境、社會以及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又被稱為ESG的投資理念和企業實踐在中國方興未艾,并有望成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ESG架起中外資本市場的橋梁
成為企業“雙循環”的重要抓手
ESG理念可分為ESG實踐和ESG投資兩個層面,前者主要為企業尤其是實體相關,后者是以主權基金、公募等主體的投資管理機構。
就ESG實踐來說,“雙循環”為了充分釋放國內市場潛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經濟加快綠色轉型步伐,進而推動社會整體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這其中,環境(E)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去年9月,我國提出“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并爭取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這也給包括中國本土企業在內所有市場主體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創新、合作和增長的舞臺。
就ESG投資而言,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全面制度性開放正在有序進行,市場活力韌性逐步增強。ESG投資理念在全球范圍內逐漸成為主流,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接納認可,是中國與國際金融市場互通的重要紐帶。
事實上,在國內國際資本雙循環過程中,開放國際資金進入國內,其投資理念能加速提升國內企業的ESG實踐水平;而引導國內資金走向國際,也能借鑒國際上先進的ESG投資理念和實踐案例,更好地服務中國企業的“雙循環”實踐與高質量發展。
ESG實踐:“雙循環”
視野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2020年以來,全球尤其是年輕一代在消費和生活方式上經歷了巨大轉變,更加關注負責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疫情期間催生的新生活與工作方式,如居家辦公、減少旅行出差、增加儲蓄減少依靠信貸的過度消費等,正在孕育“凈零循環經濟”。
而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愿景不但會加速中國的綠色低碳轉型,也將進一步倒逼中國經濟和產業實現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根據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博士的研究,如果要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在實體經濟層面必須加速推動電力、交通、建筑和工業的大規模去碳化,爭取在大多數產業實現自身的近零排放。
從碳排放的主體來看,高碳密集型行業或將面臨生存大考,這也倒逼企業的低碳科技轉型并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在這方面,以聯想集團為代表的高科技制造業在ESG尤其在E(環境)領域的實踐,值得借鑒。
2020年9月,在沿襲并深化過去多年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基礎上,聯想集團發布了一份《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報告》來披露企業在低碳節能等領域的非財務信息。這是國內少有的幾家參照國際化信息披露標準進行報告的上市公司ESG報告,在信息披露的完整程度、重要性、量化以及一致性等方面均保持行業高水準。報告顯示,聯想集團在很多年前就依據ESG的理念、組織架構和機制以確保綠色理念落地,其內容涵蓋溫室氣體減排承諾、生產制造、產品運輸、產品材料、產品包裝、能源使用、報廢管理、生產基地能源消耗、供貨商環境表現、廢棄物處理和水資源管理等諸多方面。
聯想集團還是為數不多的加入全球碳減排倡議——科學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 SBTi)的中國企業。按照其ESG報告顯示,相比于2009/10財年,其2019/20財年運營過程直接和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減少92%,為全球控溫1.5°做出進一步貢獻,聯想集團還承諾到2030年,實現公司運營性直接及間接碳排放減少50%、部分價值鏈的碳排放強度降低25%。這一目標的設定符合全球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
此外,聯想就在積極評估,力爭于2050年實現碳凈零排放。這也是中國企業在ESG實踐中不斷通過積極的技術升級和進取的減排措施落實2060碳中和目標的具體體現。
ESG投資:
為了更穩健的回報
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ESG投資,來回溯企業的ESG實踐。
過去十年中,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投資者對ESG的態度發生了較大轉變。以往ESG投資考量可能只是對財務風險的可選和補充考慮,但如今已經成為核心投資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本往往以追求回報為第一要義。實際上,有很多研究表明,ESG評級比較高的公司,在股市表現、財務回報也比較好。2020年以來日益增長的ESG投資市場規模就是好的證明。與此同時,在中國加快“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影響下,更多因素在促使投資人關注ESG理念,關注好的ESG企業標的。
首先,2020年以來的不確定性不斷推動著社會關注投資——投資人關注投資標的不應該僅僅集中在為股東創造利潤上,而是要全盤考慮,關注其社會、環境等責任。而且,去年的經濟表現也越發證明了,ESG表現優質的企業面對風險時展現出更強的韌性,反而能帶來更穩健的投資回報。
另外,為了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無論是吸引國際資本提升自身韌性,還是走向國際更大的舞臺,都需要使用與先進投資者通用的語言來保持溝通,ESG即是其中一個。
還是以聯想集團及其ESG報告為例。即使在2020年面對諸多挑戰,聯想集團也實現了不忘初心,投入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到抗“疫”的行動中去,在特殊時期擔起了更大、更重的社會責任,并成功轉危為機,業績屢創新高。據聯想集團數據,2020年全年,個人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速高達29%,排名保持全球前列;公司的軟件與服務業務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9%,創下歷史新高,成為集團業務增長的新引擎。近期,包括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在內的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均對聯想集團授予投資級評級。
回到目前的ESG投資現狀,在當前,有關企業ESG投資的第三方評價,仍然處于比較分散的、自下而上的階段,目前尚缺少相關的監管或主管部門做出指引。“從將來的發展趨勢看,一個是要討論如何從ESG的方向對金融機構做出風險指引,二是機構應該如何披露ESG相關的信息。通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兩股力量,以及橫向的訴求,推動ESG成為投資的重要方式、視角和工具。”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曾如此表示。
可以預見,伴隨中國資本市場的建設進入新時代,在推動國內國外雙循環的過程中,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機構也將越發重視ESG理念及其企業實踐,也將會有如聯想集團一樣擁有良好ESG評級和實踐的企業獲得資本市場的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