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 18:16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開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序幕。這一年中,2020年新冠疫情和世界變局的雙重沖擊使得世界和中國經濟發展都承受了重大沖擊...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開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序幕。這一年中,2020年新冠疫情和世界變局的雙重沖擊使得世界和中國經濟發展都承受了重大沖擊,世界經濟正面臨上世紀20、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有觀點認為,未來五十年的變化都被這場疫情提前,壓縮到了未來十年里。
聚焦中國,經濟在年初出現斷崖式下滑,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費回暖,投資增速穩步回升,進出口增速持續攀升,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內寬幅雙向波動。預計全年GDP增速2.1%,成為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隨著疫苗研發加快,展望2021年,既是全球經濟的轉型之年,也是中國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開局之年。對投資而言,在此背景下,科技、消費、能源等重要領域有望迎來蓬勃發展,我們將主要機構對現象趨勢的剖析研究進行了整理,希望其中的一些研究邏輯和觀點,可以為您提供富有價值的參考。
科技篇
【中信證券】
目前5G尚處于發展萌芽階段,我們預計在2021年至2024年進入快速成長期,帶動全產業鏈高速增長。美對華為制裁一定程度上影響全球5G發展進程,短期存在波動,中長期不改產業發展必然趨勢。
全球來看,物聯網有望驅動新一輪科技浪潮,連接數成為核心增長變量。在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后,物聯網有望成為新一輪科技與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云計算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公有云市場增長空間充足。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公有云市場規模達437.4億人民幣,僅為美國8%左右,而我國同期GDP為美國的66%,市場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其中,SaaS產業正處于數字化、國產化、全球化三浪疊加的重大歷史機遇時期。
【阿里巴巴達摩院】
突發疫情所帶來的變革,使得科學技術將加速應用到社會經濟領域。科技發展來到了一個新周期的起點,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將改變我們所處的世界。
以氮化鎵(GaN)和碳化硅(SiC)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具備耐高溫、耐高壓、高頻率、大功率、抗輻射等優異特性,但受工藝、成本等因素限制,多年來僅限于小范圍應用。未來5年,基于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電子器件將廣泛應用于5G基站、新能源汽車、特高壓、數據中心等場景。
AI已廣泛應用于醫療影像、病歷管理等輔助診斷場景,但AI在疫苗研發及藥物臨床研究的應用依舊處于探索階段。隨著新型AI算法的迭代及算力的突破,AI將有效解決疫苗、藥物研發周期長、成本高等難題,極大的推動醫療服務和藥物的普惠。
隨著云計算的發展、數據規模持續指數級增長,傳統數據處理面臨存儲成本高、集群管理復雜、計算任務多樣性等巨大挑戰,通過智能化方法實現數據管理系統的自動優化成為未來數據處理發展的必然選擇。
【天風證券研究所】
2021年是科技行業發展的重要分水嶺,從移動互聯網時代進入物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將為傳統行業進行全面賦能,將為各行業帶來投資機會。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把握投資機會:
第一,智能終端領域多點開花。比較明確的主要是五個點,可以定義為“五化”。這五化就是手機的5G化及云化、耳機的智能化、手表的服務化、電視的社交化和AR的加速化;
第二,在制造環節,智能手機目前形成了非常大的模組制造能力,給上游材料、設備及芯片領域帶來了非常大的機會,未來智能手機這種能力會向新能源汽車進行復制,帶來中國汽車產業擴張的復制;
第三,5G給物聯網等各行各業帶來全面的信息化,獲取各行各業的精準數據,由此給各行業提供人工智能深度應用的機會,這是未來三年非常大的機會。
消費篇
【招商證券】
預計2020年四季度消費服務業盈利將會延續平穩回暖的趨勢,未來2-3個季度消費服務業績改善的驅動力可能將會由必選消費逐漸切換至可選消費板塊,家電、家用輕工、造紙等板塊利潤將會加速釋放,同時由于擠出效應的存在,可選消費盈利將會獲得相對優勢;若2021年海外疫情控制力度較好或疫苗能在大范圍普及,出行消費板塊如景點、酒店、餐飲等將會出現報復性消費情形,相應板塊的盈利能力存在較大的修復空間。
展望2021年,我們總結下來大消費行業建議布局:1)隨著疫情影響逐步弱化、社交逐步修復,居民收入進入上行通道,2021年國內消費預計將迎來修復,行業集中化、線上化趨勢凸顯;2)全球貿易亦開始有所回暖,消費渠道加速變革,海外消費者的線上購物習慣一旦形成后將驅動消費需求向線上轉移,中國跨境電商迎來發展良機。
【中金公司研究部】
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基本面上不同板塊之間將出現分化:一方面,2020年衛生事件下部分由于消費需求提升而兌現高增長的公司將面臨較高基數帶來的增長壓力,同時估值位于高位,若不能持續兌現強勁增長,則股價或面臨回調壓力。
投資建議看長做長,優選龍頭。我們看好具備明顯競爭優勢的細分行業龍頭,未來6-12個月繼續推薦長期趨勢明確的白酒、成本下行后盈利彈性釋放的肉制品板塊與今年跑輸行業指數的乳制品板塊,同時建議投資人關注調味品等行業潛在提價預期的具體落地情況,并提示食品綜合等股價漲幅較大板塊的估值回調風險,并精選未來2-3個季度業績確定性高,且未來三至五年年邏輯清晰,估值合理的個股。
能源篇
【恒大研究院】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面臨四大供給側變革:
變革之一:以開放促發展,汽車“后合資時代”來臨。特斯拉國產,合資車發力,新勢力分化,行業加速出清。
變革之二:供給升級激發新的消費需求,行業整體銷量下滑但私人消費占比提升,行業從高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
變革之三:互聯網科技巨頭集體搶灘智能網聯新戰場,融合、賦能、升級成趨勢。行業電動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顯著增強。
變革之四:私人樁建設提速,換電站受重視,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中商產業研究院】
近年來,我國太陽能發電量持續提高。中國光伏產業經過多年發展,產業鏈完整,是基于半導體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而興起的朝陽產業,制造能力和市場占比均居全球第一。
光伏發電技術革新不斷涌現,產品成本持續降低,光伏發電成為各國重要的能源結構改革方向。2021年國內光伏將正式進入平價上網階段,產業規模將持續擴大。
【國金證券】
光伏行業作為典型的周期成長型行業,市場對其“強周期屬性”的印象,主要來自補貼/政策周期、技術周期、產能周期,以及與行業龍頭改朝換代的階段性共振。隨著平價上網實現(補貼周期影響消除),以及各環節龍頭地位的固化,光伏行業成長屬性(尤其是龍頭的成長屬性)將逐步加強,進而驅動板塊和龍頭估值的提升。
【天首金融研究院】
在大宗商品領域的細分下,以原油和煤炭為代表的傳統能源市場和以有色金屬為代表的金屬市場一貫是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另類投資領域。
在中、美、歐等經濟體帶領下的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長將極大地打擊石油及煤炭等傳統能源消費,原油、煤炭等傳統能源消費占比下降的長期趨勢已經出現。同時,原油市場的供應卻并不減弱,全球原油產量多年保持持續上升,遠期來看,產能和消費的不平衡將在傳統能源市場愈發嚴重,對于傳統能源類項目的投資應更加謹慎。
中國產業升級和高端金屬市場復蘇,極大促進了鎳、鈦等優質小金屬品類的需求,而和鎳、鈦相似用途的鉬也處在類似行情里,市場看漲情緒極高。
金屬市場的產業升級不僅僅在鋼材品質上,新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對于小金屬品種也是長期利好。在新能源市場的帶動下,上述兩個金屬品種顯示出強勁的上漲趨勢,相關投資標的也為投資者帶來了良好的回報。此外,汽車、空調等家電是內循環的主要產品,蓬勃的國內消費也將為鉬、鎳等小金屬帶來新的消費增長。、
小結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復雜。2021年,疫苗的成功研發與使用將助力國際經貿秩序的修復與調整。對于全球格局焦點的中國與美國而言,2021年更是別有意義——既是中國“十四五”規劃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啟動之年,也是美國大選后新一屆政府的起始之年,國際格局的演變有了更多期待。
整體來看,2021年全球經濟將以共振復蘇為主旋律,國際格局將以秩序重構為主基調。中美將在既協商又競爭、既合作又博弈的互動中前進,繼續成為引領全球經濟復蘇的風向標;尤其是中國,得益于完善與韌性十足的制造業產業鏈,將成為疫情之后全球復蘇和區域合作的重要支點。
中國的勞動力和商品在過去幾十年里已經重塑了世界,未來十年,中國的金融市場將重塑全球金融格局。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以及構建平衡組合重要性的日益突出,中國金融資產的投資浪潮將更加波瀾壯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