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 18:13 | 來源:中金在線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和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漲2.5%。
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和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漲2.5%。其中,PPI的變化最為顯著——2020年12月份,PPI月度環比上漲1.1%,為2017年至今的最高水平。隨著全球需求回暖,以及國內需求的穩定復蘇,石油、煤炭、有色金屬、鋼鐵等大宗商品價格均有顯著上漲。
“在全球經濟復蘇前景愈加明晰,以及貨幣流動性持續增強的環境下,勢必利好大宗商品價格表現。與之相伴,有色金屬領域也在2020年第四季度啟動了上漲行情。”天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成認為,隨著疫苗研發、疫情逐步緩解,社會需求復蘇動力強勁,使得一些行業出現供需不平衡,部分金屬價格持續走強。
那么展望2021年,有色金屬領域行情將如何演繹?
長期以來,有色金屬對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促進科技、材料等多領域變革具有重要意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發展態勢受到許多行業關注。
近日,由陜投集團等多家機構主辦的大宗商品生態圈高峰論壇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出席致辭。文獻軍表示,2020年中國有色金屬行業面對嚴峻考驗與重大困難,扎實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實現行業企穩回升,取得喜人成績。2020年主要有色金屬價格都走出了強力“V”形反轉態勢,漲勢如虹,不僅收復失地,而且創下新高。
對此,天首金融研究院12月發布的《2021投資策略報告》中也作出研判:
無論局勢在震蕩中如何發展,各國都將采取前所未有的量化寬松政策,同時配套財政刺激和大規模的基建,一系列全球范圍內的施政方向都將利好金屬礦產。
據陳成介紹,早在去年11月有色金屬的這波行情就已經啟動,一方面二級市場情緒高漲,另一方面背后商品價格也持續走強。
展望2021年,行業利好連連。RCEP簽署落地,相關東南亞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有望提速,帶動金屬需求大幅增長;同時,在“碳中和”倡議下,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供電端建設增加,用電端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需求也相應增加,共同帶動相關金屬需求上升。此前天首資本高度關注,去年10月曾對此進行深入分析。
近期,多家機構也紛紛發布了對有色金屬領域的看法:需求大幅上漲、但供給受限的背景下,基本金屬價格的新一輪景氣周期已在路上。
陳成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火熱,帶動了以鈷為代表的科技金屬板塊,而今年可以看到大趨勢則不止如此——隨著全球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的推進,部分稀有金屬作為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功能材料,地位得到明顯提升。
以鉬為例,作為一種珍貴的稀有高熔點金屬,鉬是生產合金鋼、不銹鋼、耐熱鋼和合金鑄鐵等的重要合金化元素。一次消費主要用于鋼鐵,二次消費主要用于能源、基建、交運、航天軍工等領域,且在核能、光伏、LCD、傳感器、軍工材料等新興領域有廣闊應用空間,因此被稱作“代表未來的金屬”。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鉬產量實現91404噸,相比國內102292噸的消費量,供需差額合計-14544噸。伴隨著海外經濟復蘇,全球鉬資源生產缺口或將進一步擴大,加上科技金屬、高端鋼材板塊崛起,礦產資源的價值也將得到進一步體現,鉬金屬等相關板塊在2021年或將迎來更大的帶動效應。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有色金屬行業也將開啟從大國向強國邁進的步伐。對于有色金屬行業未來的發展,如文獻軍副會長所指出的,2021年有色金屬行業的三大方向:
一是把“需求側管理”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
二是要積極踐行“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經濟發展戰略;
三是要重視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為傳統產業賦能。
重點產業的發展給稀有、稀土等資源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在有色金屬乃至礦產資源細分領域,也將涌現出更多發展機遇和投資機遇,從技術概念到資源概念,2021礦業領域備受關注,亦是長線投資可重點關注的價值標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