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8 11:29 | 來源:鳳凰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月9日下午4點,央行發布了我國1月金融數據。初步統計,2021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207億元。
作者:肖立晟,九方金融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葉慧超,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員,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學博士。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1月社融數據顯示流動性拐點。
2月9日下午4點,央行發布了我國1月金融數據。初步統計,2021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207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3.82萬億元,同比多增3258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1098億元,同比多增585億元。從數據中來看,1月人民幣貸款依舊是主要拉動力量。其次上月大幅度萎縮的信托貸款和委托貸款1月都大幅提高投放,未貼現銀行匯票本月也超預期放量,但股票融資規模本月有所萎縮。
財政刺激預計今年壓降明顯。
央行數據顯示,拆分來看,1月新增社融中政府專項債下降明顯,僅為2437億,較上月回落近5000億。目前一季度專項債額度尚未提前下方,財政政策基調還是提質增效。我們預期去年天量專項債落地后高層擔憂債務風險加劇,在經濟復蘇趨勢不變的前提下,財政刺激規模今年必定大幅壓縮。2021年將呈現“貨幣趨松,財政趨緊”的政策搭配。
貸款需求旺盛依舊。
2021年1月貸款數據顯示,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1.27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27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9448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55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575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04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1405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992億元。從貸款數據來看,中長期貸款依舊需求旺盛,這和前段時間房地產市場火熱對應。在最新的四季度貨政報告中央行也重點著墨,謹防居民部門杠桿率高升。結合目前多地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房住不炒下今年整體信貸規模會受到抑制。但由于1月是信貸大月,企業貸款需求激增預示上半年投資有望支撐。
M1增速超過預期。
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21.3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末低0.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2.56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6.1個和14.7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8.96萬億元,同比下降3.9%。M1和M2剪刀差時隔3年后再度轉正。由于M1代表企業愿意持有的現金額度,持續高漲代表投資意愿增強。M2的回落主要受春節前單位存款大幅下降以及去年底以來資本市場深度回調導致。本月M1高企部分原因是春節錯位導致,但剪刀差的擴大預示著今年將啟動新一輪投資周期,股票市場牛市即將來臨。
基數擾動初現,流動性開始分化。
從1月開始,去年疫情期間宏觀數據的基數效應陸續開始影響。由于去年1月底央行開始放水,本月信貸數據多少受到一定影響。從流動性來看,1月下旬以來央行破天荒未進行天量OMO,跨節資金收緊預期兌現,隔夜利率持續飆升。但央行昨天發布的報告顯示企業貸款利率依舊下行,這可能是部分支持性的信貸政策仍在發揮作用。央行明確應該關注DR007和政策利率,我們預計今年工作重點是加強市場利率的波動性,短期內市場利率明顯低于、或高于政策利率,都難長期維持,所以市場利率低的時候不能對寬松太樂觀,市場利率高的時候不能對寬松太悲觀。本月M1高企和央行減少自己投放給市場帶來了分化的流動性預期,但我們認為由于今年春節數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央行或是主動利用去年2月的高基數來暫時抑制節后流動性,壓降一季度宏觀杠桿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