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10:22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李樹超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已經有長安、融通、中金、交銀施羅德旗下5只基金募集失敗,包含二級債基、混合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和中長期純債型基金。而自2020年4月底債市調整以來,已有10只債券型基...
春節后,債市回暖,但債基發行未見起色。近日,一只債券型基金宣告募集失敗,成為今年以來第5只募集失敗的基金。
又有1只債基募集失敗
交銀施羅德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交銀施羅德豐華兩年封閉運作債券型基金3月8日開始認購,截止到3月24日募集期滿,未能滿足備案條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該基金2019年12月9日拿到批文。按規定要在6個月內發行。而2020年4月底正遇上債市大跌,發行時機欠佳,基金申請延期募集,到今年3月8日才開始啟動發行,最后還是以募集失敗告終。
Wind數據顯示,今年已經有長安、融通、中金、交銀施羅德旗下5只基金募集失敗,包含二級債基、混合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和中長期純債型基金。而自2020年4月底債市調整以來,已有10只債券型基金募集失敗,占比43.47%。
“純債基金還是不好賣。”華南一位公募市場部負責人表示,他所在公募正在發行1只銀行定制的純債基金,因為當前債市仍處于震蕩之中,去年的債市大跌對機構資金的影響仍在,銷售存在難度。
接受記者采訪的投資人士也表示,純債型基金中,除了定制債基、攤余成本法債基等已經談好需求的機構定制產品發行難度不大,普通純債基金的發行仍然低迷。
北京一位績優債基經理表示,債市調整近一年,不少債基收益率不及貨基,有的還是負收益。去年底部分機構資金已經在陸續贖回,導致債基規模萎縮甚至清盤。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中債總財富(總值)指數近一年漲幅為0.61%,2020年4月29日以來跌幅為1.31%,最大跌幅達到3.75%。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1288只中長期純債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率為1.65%,高出市場平均水平約100個BP。多數基金以較強的主動管理能力,在震蕩市中斬獲了超額收益。
預計債市維持中性震蕩
純債基金發行或繼續低迷
春節后股市回調,債市飄紅。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中債總財富指數春節以來上漲0.72%,并在近期創下近10個月新高,接近去年4月底創下的高點。
債市回暖,但多位投資人士認為仍然缺乏趨勢性債牛機會。
創金合信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創金合信雙季享6個月持有期債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王一兵表示,短期債市利率下行主要源于高等級信用債的利差壓縮,市場并未對其有過于樂觀的預期。在央行對PPI持續上行表示警惕并采取行動之前,債券市場的調整風險不大。
王一兵認為債市將維持偏中性震蕩,貨幣政策中性基調短期不會改變。他預計中短久期、中高評級信用債整體表現會相對更好:一方面,中短久期債券更好地平衡了收益和波動性,凈值增長更為穩健;另一方面,中高評級的信用選擇有助于規避信用債市場的尾部風險。策略上,配置重于交易,票息重于資本利得,久期總體偏保守防御。
鵬揚基金宏觀利率研究員龔德偉也分析,國內宏觀政策收緊、內需初顯疲態,國際關系緊張加劇,中期內對債市構成利好。“我們希望在看到信用風險充分暴露、貨幣收緊預期被證偽,以及再通脹壓力與基金贖回壓力緩解后,再提高債券的久期。”
中歐基金表示,兩周以來,10年國債累計下行7個BP,稱得上是一個小波段。但在缺乏明確長線做多邏輯的背景下,利率債下行空間并不大。債券市場的信用收縮,一定程度上促使機構尤其是非銀增加了對利率債的配置。波段交易,見好就收或許是交易者更為安全的選擇。
在債市缺乏趨勢性行情的情況下,機構資金在債券基金投資上仍然比較保守。
上述北京績優基金經理透露,目前機構資金對純債基金的需求主要還是基于絕對收益思路,希望在基礎性收益的同時,獲得一些增厚的安全回報,整體上是“貨幣基金加強版”的打算,機構普遍預判今年債券市場仍是震蕩行情,對預期收益沒有明顯的提升,目標是獲得3%-4%的年化收益。“在債市缺乏明顯賺錢效應時,純債基金的發行不會特別樂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