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 15:43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坤元資產合伙人及美國公司董事總經理蘇強博士的經歷正是時代大潮下的代表。
在鯨目中,虎鯨最為強悍,這種鯨魚每年都會在極地水域和熱帶海洋之間長途遷徙,甚至行程達到18,000多公里。它們明知前路遙遠,卻依舊執著向前。
世界市場形同汪洋大海,不同的海域環境各異,國與國之間進行著資金、技術、產品和人才的流動,“洋流”交匯融合的過程,豐富了整個生態。近年來,中國這片“藍色海域”正逐漸被世界看好,中國機遇的虹吸效應如同磁石,加速了海外高端人才的回流。而這一代海外人才就如同“虎鯨”,一直在找尋最有生機的海域,乘風破浪、快意遨游。坤元資產合伙人及美國公司董事總經理蘇強博士的經歷正是時代大潮下的代表。
坤元資產合伙人及美國公司董事總經理蘇強博士
中國機遇重塑發展軌跡
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完成本科和碩士學業后,蘇強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后先后就職于美國運通公司和瑞士再保險公司,迅速進入了全球頂級公司的中層,帶領團隊進行金融大數據的工作。雖然事業順風順水,但蘇強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發揮自己的中國優勢。在他的同學里面已經開始不斷地有人回國創業,他自己也利用假期的機會回國考察過各地園區的人才引進政策。與此同時,蘇強也敏感地意識到伴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加速,外資已經全面涌向中國這片藍海,中國成為世界資本“下注”的主戰場,此時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必將像當年的日企和韓企一樣,不再滿足于稱霸本土市場,還將積極準備“出海捕魚”。2013年前后,蘇強的這一預見成為現實,中資企業吹響了大舉出海的號角,它們急需招募在美國工作多年又具備中國背景的人才作為橋梁,幫助中資企業能夠順利“靠岸”美國市場,打開在海外發展的局面。早有準備的蘇強毫不猶豫地張開雙臂擁抱了這個大潮,單槍匹馬從紐約來到硅谷,代表中資尋找科技投資機會。
雖然同文同種,也對中美企業文化的差異有所耳聞,工作生活在美國多年的蘇強在進入中資公司的初期,這個磨合過程還是相當痛苦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有半年的時間人都是懵的”。舉個小小的例子,蘇強覺得既然中資到了美國就該入鄉隨俗,領導不需要稱總,叫英文名就行了,國內來的年輕人非常糾結,最后雙方達成妥協,不叫蘇總叫John總,也是讓他哭笑不得。類似這樣的例子不計其數,蘇強也逐漸意識到,企業文化的融入需要時間,沒有必要短期強求,中資海外公司的大多數做法還是要和國內一致,關于這一點他向團隊招來的美國人進行了大量的苦口婆心的解釋,“感覺每天自己的主要工作是做心理輔導”。雖然重新定義人生軌道的過程相當艱難,但是蘇強說,如果讓他重新選擇,他還是會做出同樣的抉擇,因為硅谷的經歷為他的職業生涯帶來了質的飛躍。
崇尚創新、自由、開放的商業文化氛圍是硅谷精神的內核,也是美國發展為世界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在蘇強眼中,硅谷更適合自己,那里有著全美最肥沃的創新土壤,在那工作的人充滿斗志,在咖啡館里喝咖啡,你會看到十個人中有九個人在談創業。即使參加聚會,身邊的人也都在談項目,談融資。沉浸于這樣的環境中,蘇強覺得干勁十足,熱血沸騰,每天他都會被硅谷塑造的創新和成功所激發和刺激。在硅谷工作期間,蘇強領導和參與了總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跨境投資項目,橫跨早期風投到私募并購的各個階段,推動了他在投資領域不斷積累沉淀。
“一橫一豎”捕捉投資“大概率”
對蘇強來說,“一橫一豎”的理念引領并鋪就了其投資之路。投資上的“一豎”就是在一個自己熟悉的垂直領域做深、做透。“一橫”就是擁有更綜合的能力和知識寬度,不但懂得專業,更懂得如何溝通、整合資源、拿到自己想要的投資項目和份額。
對蘇強來說,他的一豎非常水到渠成,那就是金融科技,電子工程科班出身的他,在紐約金融圈打拼多年,對金融和科技都有著第一手的經驗。在蘇強看來,金融科技公司無非在做兩件事:一是將已存在的金融業務通過科技手段做得更好,包括用戶體驗、效率提升、成本控制等;二是通過金融科技不斷創新,探索出新的模式。他認為,如果放眼更寬的領域,金融科技有著更廣的應用,以美國市場為例,金融科技應用覆蓋銀行、信用卡、保險等諸多領域,不斷涌現出創新型的金融科技公司。這些金融科技公司無異于投資“金礦”,那么蘇強又是如何“掘金”的呢?
由于工科博士的專業背景,蘇強在考察投資項目時,能夠很快地利用自己的專業所學融會貫通,迅速了解項目,甚至在投資中遇到自己了解不深的技術項目,他也可以向在大學里任教或者已經成為科學家的校友、朋友請教。垂直的專業領域對于愛思考、愛研究的他來說并不是很難。此外,蘇強覺得只有垂直領域的專業積累并不夠,還要有溝通、整合、具備更寬眼界的綜合能力。如何整合身邊的資源,及時找到并識別好項目很關鍵。特別是好項目往往意味著投資人也都在排隊,如何說服創業者,及時獲得機會和入場券更是考驗投資者“臨門一腳”的應變能力。這就是所說的“一橫”。
蘇強談到,此前在投資一家創新企業時競爭空前激烈,最終在反復溝通后,蘇強為坤元資產贏得了一定的投資份額。之所以被亮“綠燈”,是因為蘇強了解到這家公司對中國市場非常感興趣,而坤元資產恰恰可以通過資源渠道幫助其在中國找尋相匹配的合作方,“共謀未來,布局中國”的價值理念贏得了這家企業的青睞。
在“一橫一豎”投資理念的引領下,除了要具有專業的深度和眼界資源的廣度,還需要在投資項目中“捕捉大概率”,即找尋賽道上的佼佼者,考察項目創始人及團隊的綜合實力。蘇強指出,創始人的能力、毅力、格局決定著一家企業的前途命運。優秀的創始人團隊和頂級投資人傳遞出“大概率”的信號。
一旦項目進入蘇強的“投資視線”,他就會算好自己手上的牌,在企業融資中后期進入,迅速“出牌”。中后期融資項目已經是經過市場多輪篩選的“績優股”,通常都有頂級投資機構的加入,選擇這個時機進入,這也是投資中的“大概率”。
蘇強的第一筆金融科技投資是創立于2018年初的菲戈科技,連續投資該企業兩輪。菲戈科技的創始人是美國金融科技圈大名鼎鼎的邁克· 凱格內,他創立的SoFi今年年初上市,估值高達170億美元。正是有了邁克這樣的超一流創始人,菲戈科技從一家初創、不知名的小機構,僅用了一年時間發展成為獨角獸,成為全球成長速度第一名的金融科技獨角獸。2020年初更有Coinbase首席運營官慕名加入,菲戈科技目前估值已達30億美元。去年年底菲戈科技得到了摩根大通的橄欖枝,將1億債券資產放在菲戈的普源系統上發行,開創了頂級投行在金融科技發債的先河。2020年第四季度投資人會議上,邁克·凱格內正式宣布菲戈科技將在2021年底上市,一旦上市成功,蘇強的該筆投資將獲得數十倍的收益。成立不到四年,菲戈科技在以超級火箭的速度不斷書寫新的傳奇。
低頭走路 更要抬頭看天
投資市場,充斥著不確定性和偶然因素,整個生態鏈中,每一個坐標和價值鏈都是變量,誰都無法預料到未來會發生什么。不斷涌現出的非線性商業現象提醒著每個人,要對復雜的形勢永懷敬畏之心。
蘇強同樣認可趨勢的非線性并注重求新應變。“不但要低頭走路,更要抬頭看天,以便在機會出現時能迅速抓住”。在蘇強看來,“后浪”的喜好代表著未來趨勢。他指出,由于金融科技的創新普及,更多的“后浪”開始使用新型金融科技公司的產品。年輕人使用什么、偏愛什么,投資人會非常敏感,因為這一趨勢代表了未來。
蘇強看好區塊鏈相關應用的廣闊空間, 雖然社交媒體上眾說紛紜,但區塊鏈的技術優勢是毋庸置疑的,和比特幣一樣,它的關鍵是看主流機構的接受速度。他指出,從技術的研判來看區塊鏈最為核心的屬性是交易的安全性、數據的可信性和可控性,這決定了區塊鏈可以解決金融系統和其他行業的許多問題。
除了金融科技,蘇強還看好電動車和氫能車,尤其是自動駕駛領域。在中國自動駕駛市場,小馬智行(Pony.ai)是數一數二的頭部企業,全球領先的L4級無人駕駛公司之一,致力于通過構建安全、先進、可靠的自動駕駛技術,實現未來交通方式的徹底變革。CEO彭軍博士曾擔任百度自動駕駛部門首席架構師,負責百度自動駕駛的整體戰略規劃與技術發展。CTO樓天城博士曾是中國公認的大學生計算機編程第一人, 連續10年蟬聯 Top Coder中國區冠軍, 兩次獲得谷歌全球編程挑戰賽冠軍。其博士生導師首席顧問姚期智先生,是世界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 全球唯一圖靈獎(計算機諾貝爾獎)華人獲得者。此外,小馬智行的投資者還包括了紅杉資本、豐田、富達基金 (Fidelity)、加拿大教師基金等全球頂級機構。如此強大的創始團隊和頂級投資機構的追隨,顯然是賽道中后期的優質選手,這不僅符合蘇強的大概率投資價值,事實也證明投資的進程比較成功。
蘇強博士談到,“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當時提出特斯拉的造車理念時,很多人都無法相信特斯拉能最終形成量產。而真正有能力的初創企業創始人都是具備前瞻眼光,抓住趨勢并能把趨勢變成現實的人。對于未來的投資風口,我更看好基于區塊鏈落地于實體的應用以及社交賦能的創業公司。只有抓住了年輕群體的偏好,才能擁有未來。”
在世界經濟融合度越來越深的當下,科技的發展將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局,其中萌生的投資機遇更值得期待。只有不斷求索、不斷前行,才能迎接趨勢的洋流,擁抱更廣袤的投資風口,有機會邂逅更美的創新風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