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2 15:44 | 來源:鳳凰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健康數字化轉型已成必然趨勢。根據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研究報告》,2019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為7.33億人,在網民中的滲透率不斷攀...
一、健康產業正迎來數字化、智能化
中國的大健康產業正在重塑。
健康數字化轉型已成必然趨勢。根據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研究報告》,2019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為7.33億人,在網民中的滲透率不斷攀升。
另一個趨勢是智慧醫療健康。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機器人、5G和區塊鏈等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廣泛運用,不僅帶來了新興診療模式,也加快了基因、診療、消費、行為等醫療健康數據的收集和整合。
健康消費的群體也呈現出年輕化、慢病化的趨勢。其消費的訴求,也逐漸從求醫問藥到做好健康管理和預防疾病,貫穿人的全生命周期。
近幾年,健康生活的理念在年輕人得到了廣泛地接受。養成自律飲食起居和有規律鍛煉,成為90后、00后追逐的新潮流。為了更好地克服自己的惰性,促進慣性的養成,消費者愿意嘗試指導和追蹤類的服務,對這方面的數字化產品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
對健康高度重視的背后,是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據德勤咨詢的報告顯示,中國已發病的慢病人群已逾3億,其中65歲以下占近半數。慢病人群的管理,不僅對于醫療資源提出了挑戰,也對于疾病預防、康復、護理等醫護資源提出了需求。
二、AI成健康管理重要角色
比如慢性病,慢病病程長且病情遷延不愈,缺乏確切的傳染性生物病因證據,病因復雜。慢病管理就是由專業的醫療人員為慢病患者提供慢病咨詢、定期檢測、風險評估、綜合干預與管理等服務,是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延緩疾病進程、減少并發癥、降低傷殘率、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并降低醫療費用的一種科學管理模式。
傳統的慢病管理模式主要是在醫院外,患者缺乏專業的慢病管理指導、不便捷、依從性差,患者身體情況難以持續監測,導致治療手段不規范。
針對傳統健康管理模式的痛點,現在健康管理公司進行數字化轉型,提供囊括線上診療、醫藥電商、健康管理和增值服務等,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和便捷的醫療服務。
其中,微醫、京東健康、妙健康、醫聯、智云健康等企業,從自身出發,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產品路徑和商業模式。
三、妙健康:AI+人工為用戶構筑健康管理圍墻
以數字化健康管理平臺——妙健康為例,它致力于通過健康管理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事實上,預防醫學很難量化健康,妙健康則依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用戶做到量化,然后在AI+人工定制化的干預,完成健康目標。
具體來說,妙健康先通過搭建物聯網健康大數據平臺——妙+,為用戶做好持續性、多維度的健康管理數據追蹤;同時搭建健康風險分級管理平臺——H,對用戶進行健康風險分級、分析,提出以H值量化健康狀況;借助人工智能健康干預平臺——M,自動為用戶生成個性化的健康管理計劃。以三大平臺作為核心驅動,妙健康構成了一整套物聯網+人工智能的慢病生活方式干預數字療法平臺。
其中,M干預平臺上的線上AI健康管理師的角色至關重要。2019年9月,妙健康正式推出國內首個“AI健康管理師”,跟多家三甲醫院資深醫生合作,通過算法,將醫生多年的經驗轉化為人工智能系統,以AI的形式輸出。提升了健康管理的效率和可及性。據妙健康高級副總裁劉邦長介紹,妙健康當前版本的AI健康管理師,服務水平相當于持證的國家三級健康管理師,已經得到來自中國醫院協會疾病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等權威機構的認可。
與此同時,妙健康開始拓展線下場景落地,將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簡稱:CWI)引入中國。借助CWI過去23年的專業健康管理經驗,結合妙健康沉淀的技術能力,秉承“無評估,不干預”的理念,與線上服務相融合,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精準定制健康管理”服務,共同打造了全新的AIoT健康管理模式。
借鑒國際前沿的慢病管理經驗,妙健康運用數字化能力進行了“健康管理2.0”模式升級。依托于完備的醫學健身設施、專業的醫學團隊基于臨床循證醫學制定個性化的健康計劃,以“AI+人工”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持續性的生活方式干預,建立起用戶畫像,數據和管理效果可追蹤,真正實現精準、量化、有效的管理健康和改善慢病。
在數字化轉型的今天,企業或早或晚開始嘗試數字化健康管理。無疑,“線上+線上,AI+人工”的閉環模式,在未來將會成為發展趨勢。像阿里健康、京東健康或是微醫、平安健康、妙健康都已入場,究竟誰能更勝一籌,需要時間來驗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