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5 11:18 | 來源:金融界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公開數據顯示,僅十薈團平臺每日配送物資就已超15萬件,更被廣州政府指定為重點防控區中南街的重要保供單位,出色地構筑了堅實的平價民生通道,顯現民生保障企業的社會責...
5月底,廣州荔灣區突發疫情,讓所有人措手不及。其后,疫情防控步步升級,僅中南街就有4.6萬居民就隔離在家,嚴峻形勢牽動人心,抗疫保供戰再次打響。
特殊時期下,線下商鋪紛紛關門、物資需求量大、人員極度緊缺、配送難度高……如何守護疫區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迫在眉睫。
5月22日,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關鍵時刻,各大電商平臺紛紛出臺相關措施,積極參與抗疫保供工作。而相較于傳統電商平臺,以十薈團為代表的社區電商平臺,其短平快、數字化的供應鏈體系、無接觸履約模式在疫情中發揮出了“戰斗堡壘”作用,高效確保平價民生物資能夠及時、安全到達疫區百姓手中,保供穩價優勢不言而喻。
據公開數據顯示,僅十薈團平臺每日配送物資就已超15萬件,更被廣州政府指定為重點防控區中南街的重要保供單位,出色地構筑了堅實的平價民生通道,顯現民生保障企業的社會責任。那么,社區電商平臺作為抗疫情保供應主力軍,是如何投入這場戰“疫”,并發揮作用的?
一場沒有硝煙的同心戰疫
廣州疫情以來,不斷有社會力量積極配合政府參與抗疫。十薈團作為曾在2020年疫情爆發期間,被多地政府指定的民生保供企業,此次也接到廣州市政府通知,將全面負責重點防控區中南街的4.6萬居民的物資保障工作。
抗擊疫情刻不容緩,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十薈團充分借鑒去年武漢地區保供經驗,積極貫徹落實政府部署,第一時間成立應急供應保障領導小組,連夜啟動中南街道第一批保供應服務點搭建工作,緊急調配人員及車輛深入疫區,廣州中南街上的抗疫保供戰就此打響。
“我是黨員,肯定要沖在前面”,擔任十薈團廣州地區社群運營經理的李俊,第一時間主動請纓、迎難而上,偷偷瞞著家人,作為第一批志愿者奔赴一線,重點負責其街道內部分社區的物資二次分揀及配送工作。
其后,從辦公室到抗疫一線,從全國各地到廣州,一撥撥來自行政、商品、設計、客服、倉配等不同崗位的志愿者前赴后繼。在危機四伏的疫情面前,民生保障企業從業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他們身上盡數展現,還有無數感人的抗疫故事每天都在抗疫前線上演。
據悉,在人手最為短缺的時候,十薈團的志愿者們一個人就要包攬一個團點、上千戶居民的物資發放。面對雪花般飛涌的訂單以及遠高于平時的工作量,一線抗疫保供人員嚴重壓縮了休息時間,每天以超過15個小時的工作強度,夜以繼日地支撐著疫區百姓的“最后一公里”物資保障。
總書記說“中華民族歷史上曾經歷過許多磨難,但從來沒有屈服倒下。我們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隨著廣州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以及社會力量的不斷涌入,疫區的保供工作也在有序進行。據十薈團珠三角戰區負責人介紹,“目前平臺開通了10余個應急保供服務點,每日配送物資超15萬件,提供保供專線車輛30多輛,組建一線志愿團隊60余人,有效保障了重點防控地區的物資供應。”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十薈團為代表的民生企業一直都盡平臺之力,為疫區居民搭建起了一條安全、便捷的民生通路。
一場與疫情賽跑的供應鏈攻防戰
疫情之下,首要解決的是蔬菜、水果、肉禽蛋等生鮮物資的供應鏈效率問題,其不僅關乎企業的基礎設施、物資調撥及分配技術,也考驗著對復雜環境的應變能力。
而傳統的電商供應鏈冗長且生鮮損耗大,經常3-5天才能到達用戶手中,無法滿足疫區百姓迫切的民生需求。此時,諸如十薈團一類的社區電商平臺,全面發揮多年搭建的供應鏈基礎設施網絡優勢,通過“預售+次日達”模式,解決了疫區百姓的生鮮等物資供應難題,成為特殊時期民生保障的關鍵力量。
在平臺商品供應方面,十薈團等社區電商平臺不僅迅速協調優質商家與原產地資源,前以超平時2-4倍的量備貨,同時還啟動了各團點內物資供應情況的全天候監測工作,竭力保證每日新鮮蔬菜、水果、肉、禽、蛋及米面糧油、飲用水、鹽等優質商品的供應貨量充足。
同時,夏日里肉禽等冰鮮凍品的保鮮,也對企業冷鏈技術也提出了巨大考驗。據十薈團珠三角戰區倉配負責人介紹,生鮮等食材從冷庫取出,到達疫區后需要進行二次分揀及分發,有時要在高溫下暴露長達幾個小時,而通過內部數十次的保鮮品控測試,目前冰鮮凍品都嚴格采用保溫箱和干冰儲存,讓百姓們拿到手里還是新鮮的。
成立3年多的十薈團,正是憑著在供應鏈基礎設施網絡的不斷積淀,在疫情發生的特殊時期,顯現出了自己獨特的價值以及民生企業的擔當。
不僅如此,在保障物資供應過程中,以十薈團為代表的社區電商平臺還積極響應廣州市商務局、市場監管局下達的“戰疫情,保供穩價”倡議,嚴格遵守價格法律法規和保供穩價各項政策制度,對平臺內商戶開展“依法開展經營活動”宣導,專門制定與商品成本價持平的“專供”價格與應急預案,并通過為商家減免所有平臺費用等手段,多措并舉確保居民通過手機下單就可以購買到平價的家庭生活所需商品。
行百里路者半九十。目前仍處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十薈團等企業還將繼續發揮社區電商平臺優勢,爭分奪秒提供物資支援,為疫區民生保障作出巨大貢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