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 14:5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陸海晴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雙抗、多抗、ADC”“反義寡核苷酸、siRNA和核酸適配體、mRNA”“PROTAC”,與上投摩根醫療健康基金經理方鈺涵兩個多小時的交流信息量滿滿,并出現了許多醫藥專業...
“雙抗、多抗、ADC”“反義寡核苷酸、siRNA和核酸適配體、mRNA” “PROTAC”,與上投摩根醫療健康基金經理方鈺涵兩個多小時的交流信息量滿滿,并出現了許多醫藥專業名詞。令人驚訝的是,方鈺涵并不是醫學科班出身,這些專業知識都是她從一本本大部頭醫藥專業書籍、多篇文獻和眾多臨床實驗數據中“啃”出來的。
談及醫藥投資,方鈺涵充滿熱情與信心,表示不會簡單地投資醫藥龍頭股,而是要找到真正前瞻性的機會,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從Glocal (Global + Local,全球本土化)的視角出發,對創新的癡迷和熱愛,是上投摩根醫藥團隊的文化。創新同樣是醫藥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隨著國家對醫藥企業的創新要求逐步提高,我們將致力于尋找成長賽道中的創新型龍頭公司。”
從基金業績來看,方鈺涵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以其管理的上投摩根醫療健康股票型基金為例,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31日,自2019年8月16日任職以來總回報率為112.35%,獲得了第十八屆“金基金·股票型基金三年期獎”。
當被問及自己的投資框架,方鈺涵給出了一句話:“不斷尋找能爆發且持續增長的企業價值。”在她看來,這是投資的本質。“中國醫藥行業是一條黃金賽道,全球的制藥企業和投資人的目光聚焦于此,因為我們正好處在產業升級的歷史轉折期,有巨大的內需以及極具企業家精神的管理層。放眼全球,中國的醫藥行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基本面,底層通用技術和工程師紅利涌現,并且有資本積極助力。作為基金經理,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長期價值能夠爆發而且持續的企業甄別出來。”
上投摩根的背景比較國際化,加上方鈺涵本人有著海外不止一個國家的求學經歷,因此她會從全球視野出發做投資。“在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參與地國際競爭的當下,在研究端,上投摩根以全球視野研究產業和公司;在投資端,我們積累了A股、港股及美股的投資經驗。只有建立國際視野,才能更好地理解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國公司。”
因看見風暴,而激動如大海。“2018年的時候,我們看到港交所允許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上市,相當于把一個全新的物種注入港股市場。而資本市場的支持又是醫藥創新的助推器,這是一個時代的開端。于是我們設計了能夠投資創新產業鏈的QDII基金。”
展望后市,方鈺涵認為,醫療消費和醫療服務性行業充滿投資機會,CXO、生命科學服務行業預計在未來3到5年仍處于高景氣狀態,AI制藥、基因編輯等底層技術的進步有望帶來行業的百花齊放,mRNA技術亦值得重點關注。方鈺涵表示:“我們會持續擴大子行業研究覆蓋面,關注新興賽道,在有預期差的地方尋找估值合理的長期標的,并進一步分散組合風險,力爭持續為投資者創造超額收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