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1 08:3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朱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期,不少績優基金產品加入年末分紅“大隊”,據統計,11月基金派發的“紅包”總額超255億元。其中,出現了不少明星基金經理的身影,如農銀匯理基金趙詣...
近期,不少績優基金產品加入年末分紅“大隊”,據統計,11月基金派發的“紅包”總額超255億元。其中,出現了不少明星基金經理的身影,如農銀匯理基金趙詣、易方達基金張清華、華安基金楊明等。
11月,不少績優基金實施了分紅方案。近日,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今年首次發放分紅,該基金基準日凈值為3.394元,截至11月29日,今年以來回報率超54%。根據分配方案,每份基金份額可分紅1.403元,位居今年以來主動權益類基金單位分紅額之首,總計分紅額超3.5億元。
張清華管理的基金產品11月也迎來集中分紅,其管理的易方達新收益、易方達豐和等基金11月的分紅總額超41億元。
此外,楊明管理的華安睿明兩年定開、黃波管理的光大添益等同類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產品,也在11月選擇分紅。
業內人士認為,在今年的震蕩市下,依然涌現出許多績優基金產品,為投資者積累了豐厚的投資回報。這些基金產品有分紅的資本,年末大筆分紅,有利于資金落袋為安,提高基民投資體驗。
事實上,早在前三季度,基金分紅總額就已超2020年全年水平。數據顯示,截至11月29日,今年以來基金分紅金額接近2370億元;11月基金分紅額超255億元,年末基金分紅熱情依然較高。
一般而言,基金分紅或有基金經理對后市機會不看好、縮減規模降低風險的考慮。但是,從11月分紅情況看,債券型基金作為“主力軍”,分紅額占比接近八成,權益類基金年末分紅總體數額并不高。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分紅的原因眾多,除了對后市預判較為謹慎,還有為了保留勝利果實、契約要求、提高用戶體驗、長線營銷需求等因素,投資者也不必過于擔憂。
以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為例,盡管該基金今年的單位分紅額較高,但此次分紅的重要原因與契約要求相關。據該基金的合同約定,在符合其分紅條件的前提下,該基金收益每年至少分配1次,今年該基金也只分紅了1次。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