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挺”的新股 上市首日破發案例驟減,發行定價漸向市場均值靠攏

    2022-03-15 14:18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歷史數據顯示,新股上市后的短期表現與發行價高低有一定相關性。去年8月以來,共有25只新股首日破發,其中近85%的發行價高于30元/股;同期,在首日漲幅超過200%的47只新股中...

            地緣沖突未見緩和,全球股票市場巨幅波動。在這大環境下,近期滬深交易所及北交所新股上市后的表現卻波瀾不驚,甚至比之前還更“堅挺”。

            據Wind統計,2月以來,滬深交易所及北交所共有26只新股上市,其中僅1只上市首日破發,與今年1月、去年12月各有6只新股首日破發的情況相比,已有明顯改善。同時,在2月份實施申購的注冊制新股中(剔除未盈利公司),發行市盈率低于行業平均市盈率的比例超過53%,較此前兩個月21%、27%的比例明顯上升。這顯示,在市場化定價的自我調節下,注冊制新股的發行定價估值正向市場均值靠攏,由此也推動了一二級市場間的生態“再平衡”。

            多重因素壓低破發比例

            自2月下旬以來,主要受外部不穩定因素波及,A股市場出現一輪明顯調整,絕大部分行業板塊陷入跌勢。但在新股市場,卻是另一番景象:2月以來上市的26只滬、深交易所及北交所新股中,首日破發的僅有1只,而在1月份和去年12月,分別有32只、45只新股上市,其中首日破發新股各6只。破發比例方面,2月以來是3.85%,此前兩個月分別為18.75%、13.33%,前后差異明顯。

            破發案例的減少緣自多方面因素。從市場供給看,2月以來(截至3月11日)有25個交易日,比1月的19個交易日、去年12月的23個交易日多,但上市新股數量卻明顯減少,且無未盈利公司上市,二級市場的承接力相應增強。

            同時,觀察發行價分布,以30元為界,2月以來發行價低于30元/股的新股占比為50%,明顯高于1月份的41%。歷史數據顯示,新股上市后的短期表現與發行價高低有一定相關性。去年8月以來,共有25只新股首日破發,其中近85%的發行價高于30元/股;同期,在首日漲幅超過200%的47只新股中,逾九成是發行價不到30元/股的中低價品種。

            此外,市場環境也有一定影響。如去年12月,雖有49%的新股發行價低于30元/股,但首日破發比例依然不低,就當月行情看,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均由漲轉跌,并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連續下挫,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新股表現。

            一二級市場生態“再平衡”

            與市場環境相比,對注冊制新股來說,更重要的還得看發行價估值所體現的“性價比”。

            以新股申購日為時間軸,逐月統計注冊制新股(剔除未盈利公司)發行市盈率與行業市盈率(“近1月靜態”口徑,下同)的差距可見,2月份53.33%的新股的發行市盈率低于行業市盈率。而在1月份、去年12月,分別僅有約21%、27%的新股定價比二級市場同行業公司“便宜”。

            對應上市首日表現,在2月申購的新股中,僅有1只破發,且該股票的發行市盈率也是當月最高的,達108.4倍,遠超39.11倍的行業估值,二者差額亦為當月之最。

            再看1月份,4只發行定價估值低于行業均值的新股在上市首日無一破發。去年12月的情況則是,有8只新股定價比同行業公司“便宜”,其中僅2只首日破發,且另有5只新股的首日漲幅在90%以上。進一步前溯,去年11月,上述統計口徑下,有18只新股定價估值低于行業均值,其中僅1只首日破發,另有9只新股首日漲幅超100%,更有4只新股首日上漲逾190%。

            上述數據顯示,當注冊制新股的定價與二級市場行業估值相比留有一定“空間”時,則該新股上市后大概率不會破發,且可能還會有較好表現。這便達成一二級市場間的生態“再平衡”,在給二級市場資金留下空間的同時,也增厚了打新資金免遭破發窘境的“防護墊”。

            網下打新C類投資者減少

            這樣的市場自我調節、自我均衡機制是如何運行的?

            從注冊制新股定價環節的博弈過程來觀察,近期,受入圍難度增加等因素影響,一些研究定價能力較為欠缺的投資者開始離場。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進行網下詢價的科創板及創業板新股,平均獲416家機構投資者參與詢價。而在詢價新規落地前,參與注冊制新股網下詢價的機構投資者數量平均在500家上下。也就是說,約有近17%的機構投資者目前退出了網下詢價。

            同時,入圍率也有明顯降低,即詢價入圍的難度增加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注冊制新股詢價中有效報價配售對象數量占總數的比例降至70%以下。而在詢價新規落地前,該比例在80%左右。

            以入圍率(網下有效報價)僅31.8%的科創板新股安旭生物為例,公司于去年10月底11月初招股,共有387家機構的合計9506個配售對象參與詢價,報價區間為7.50元/股至262.62元/股,上下差距巨大,最終公司確定發行價為78.28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僅7.44倍,最終的網下獲配對象數僅有3023個。

            詢價難度增加后,最受影響的就是C類投資者。數據顯示,從網下申購投資者類型觀察,目前B類投資者規模變化不大,而A、C兩類投資者數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中,C類投資者數量下滑幅度最大,其參與詢價機構數已從2021年4月時最高的平均441家降至今年3月以來的平均194家。

            據了解,在網下詢價中,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和保險資金等為A類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金為B類投資者;所有不屬于A類、B類的網下投資者為C類,主要包括私募機構等。

            “詢價入圍難度顯著上升進一步壓縮了網下打新的收益率。尤其是一些為所配市值作了融券對沖的打新產品,目前的收益水平有時甚至還覆蓋不了融券成本。”一位私募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就打新收益率來看,A類投資者往往擁有更高的配售比例,因此收益率更高。而C類投資者在研究、詢定價能力方面較A類投資者存在明顯差距,以前還能夠憑借“博入圍”的策略“抱團報價”入圍,現在行不通了。

            而隨著此類打新產品逐漸減少,新股詢價中的“博入圍”力量衰減,又將進一步突出詢價過程的價值發現功能,使新股定價估值趨向與市場均值看齊。市場資深研究分析人士桂浩明表示,擯棄“博入圍”策略,可讓機構投資者在報價時不必過度在意被剔除的風險,更能夠基于新股的內在價值,而不僅僅圍繞博弈因素來進行報價。

            申港證券此前也分析認為,新股首日破發現象不會改變定價市場化大趨勢。在市場化機制下,參與詢價的機構或通過降低報價的方式影響新股定價,使之回落至均衡水平,從而減少破發的發生。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2 www.www.cqjiade.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蜜臀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欧美精品高清在线xxxx|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99国产精品私拍pans大尺度|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先锋影音av资源网|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香蕉国产精品麻豆亚洲欧美日韩精品自拍欧美v国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