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11:00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快評]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清潔電器全渠道零售額309億元,同比增長28.9%。清潔機器人賽道高速增長。瑞銀的預測也表示,到2025年,全球和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分別到達13...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清潔電器全渠道零售額309億元,同比增長28.9%。清潔機器人賽道高速增長。瑞銀的預測也表示,到2025年,全球和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分別到達130億和50億美元。
投資者們看到了該精細賽道的潛力,用腳投票。2021年前8個月服務機器人領域便融資79億元起。2021年,科沃斯和石頭科技的股價都攀升至歷史最高點,科沃斯市值一度達到千億,石頭科技的股價則沖上1300元。
該賽道呈現出不同背景品牌競相角力的狀態。天貓等電商平臺共存錄同業品牌已超過200個;價格上有從千余元到5千元,不同客單跨度大;功能上,有定點清掃、地毯識別、斷電續掃等十余種功能。
繁榮背后是參投者對這一模式的信任。一位頭部投行VC分析,“究根到底,清潔機器人是清潔品類消費升級后的解決方案;自動程度高的產品能夠滿足“家庭需要清潔”與“人不想在清潔上花費時間”的核心需求”
集中爆發的行業發展也讓投資者更為謹慎理性。數量龐大的競技選手同臺表演的情況下,擁有獨特思考與顯著優勢的選手將脫穎而出。作為新比賽的旁觀者,投資者很難直接去判斷贏家花落誰家,只能靜眼觀局,伺機而動。
在整體技術成熟的局面下,率先完成產品突破能夠得到大幅獲益。今天的掃地機器人整體實用性已能滿足日常清潔需要,甚至會已經用上了LDS激光雷達、3D結構光、dToF、AI算法等技術成分。此前,技術突破曾給市場帶來過兩次小高潮,一次是憑著自研激光導航技術贏得消費者和資本市場投票的石頭科技,另一次是以“洗拖一體”殺出重圍的云鯨,估值在去年翻了15倍。
“當每塊木桶越來越相似的時候,短板已經拉不開差距的時候,贏得關鍵就在那塊看不見的長板上。”一位業內人士說。
部件突破的最新焦點轉移到清潔機器人的更為核心部件-拖布。在4000元掃拖機器人梯隊,石頭的G10主打拖布“抗菌、濕潤、可抬起”等特性,來面對多樣的家庭清潔環境;追覓的W10機型對于拖布采用“陰離子+烘干”的附加功能來滿足高端用戶對清潔的特殊需要;賽道新秀甲殼蟲研發的曉舞全自動洗地機器人,針對拖布提出“自清潔、對地壓力大、履帶設計”的方式,用產品設計來解決深度清潔問題。
筆者觀察到這一精細差距,與甲殼蟲智能公司CEO鄭權取得聯系。他為我們解釋在群雄逐鹿的局面下,為何選擇具備清潔能力的拖布部件作為破局點。
“簡單來說,我們認為清潔機器人是用來清潔,所以我們希望把重點放在關鍵的事上。”
甲殼蟲核心的研發邏輯是:在每個構件和算法都尊崇第一性原理,用獨立思考的量化標準來界定設計,加上供應鏈上的豐富經驗,最終呈現出了在清潔力和便捷度上有代際差異的產品。
甲殼蟲也需要克服諸多難事遵循研發邏輯,做正確的事情。就拖布而言,履帶式設計在技術和產品結構上都是一件“吃力才討好”的難事。履帶設計的制造難度大,為了確保良品率,甲殼蟲在研發模型構建、打板模擬測試、供應鏈梳理等流程上都做了超量且精細的工作。像是僅整機手板就打了7次,而目前整個掃地機器人行業來說大部分不超過4次。從這一點也可以窺見曉舞乃至甲殼蟲整個公司的創新能力和做好產品的決心。
甲殼蟲對于產品的堅持源自富有經驗的團隊。甲殼蟲智能公司CEO鄭權有16年以上互聯網&智能硬件產品經驗,先后任職于IBM&微軟亞太硬件研發中心,曾從0到1的打造了行業TOP1智能門鎖爆品,有多年的智能硬件經驗。CTO鐘智淵有18年智能硬件產品研發經驗,曾就職于施耐德電氣&微軟亞洲硬件研發中心,是國內首個HomeKit - ZigBee智能家居網關系統的開發者;團隊的其余核心成員也多來自各個領域的巨頭,深耕行業多年,擁有豐富的研發、管理、運營經驗。“團隊內部對公司發展路徑有著明晰的認同:用頂級產品品質主驅動公司成長。”
履帶式的小小創新,正在掀起行業內的新一輪技術創新。廠商們對產品清潔、避障、導航、配套基站等關鍵性能的提升,以及功能邊界的持續拓展,能夠進一步解決用戶痛點。
而作為用戶也越發感受到清潔機器人的想象空間不止于清潔。隨著市場滲透率的提升、更多底層技術的加持,拖布升級可能成為清潔機器人功效升級的一個拐點。
競賽逐漸趨于激烈的同時,對于未來掃地機器人行業格局的變動,一位研究員預測說:“它不會像大型家電一樣都聚攏到頭部,格局會更分散一些。”那些對于市場有精準需求的清潔機器人選手會率先擠進第一梯隊。
“探出水面”的拖布,是整個產業精耕細作的一步。部件突破是否那夠助力企業殺出重圍,我們將持續保持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