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 09:22 | 來源:中證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3月30日,千億私募淡水泉投資開展了一場線上客戶交流會,掌門人趙軍發聲,闡述近期投資策略,并為近段時間產品凈值回撤向持有人道歉。...
“為過去這一段時間投資人承受的凈值回撤壓力,表示特別大的歉意。”
3月30日,千億私募淡水泉投資開展了一場線上客戶交流會,掌門人趙軍發聲,闡述近期投資策略,并為近段時間產品凈值回撤向持有人道歉。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從淡水泉投資獲得本次交流會紀要。
趙軍觀點摘要:
“我們基于認知和能力圈,選擇在當下買一些足夠有吸引力、有機會的價值型資產。”
“我們所了解的真正長線配置中國的基金,并沒有出現大的、對中國根本性投資意愿的改變。”
“情緒的鐘擺應該在積累很強大的反向勢能。”
“‘雙底’狀態的優質龍頭將產生大級別機會。一方面我們對這些機會的未來有信心,另一方面很興奮,這也是過去這段時間我們始終保持高倉位運行的原因,預期評估周期是一到兩年維度。”
“如果外面的市場環境越復雜,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就越大。”
千億私募道歉
“為過去這一段時間投資人承受的凈值回撤壓力,表示特別大的歉意。”趙軍表示,2021年下半年團隊開始把精力放在研究優質成長企業、各行各業龍頭。當年三、四季度部分企業開始有經營壓力,股價隨之反應,團隊加大對困境反轉機會的布局,這個大策略方向延續至今。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淡水泉投資的代表產品淡水泉成長1期,今年來最大回撤達26.85%。此前,淡水泉方面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期公司產品凈值確實有一些下跌,但歷史上這種情況也出現過,公司對組合的狀況還是很有信心的。公司長期跟投、自購旗下產品,自購的產品與客戶所購產品一致。
趙軍反思近段時間凈值波動的原因稱,不能簡單解釋說選錯股票,本質上看,還是過于強調利用市場恐慌來增強組合進攻性,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對短期凈值波動的考量。
趙軍表示,2021年淡水泉遇到歷史上第二次凈值回撤時,選擇減持了當時組合里最大的一個持倉,回頭看,雖規避了更大回撤,但是錯過了后期該股票的大幅反彈。“基金經理很難做到理想中的有風險時用風險模型迅速去規避,遇到機會時又能夠迅速抓住,在操作中這種沖突性比較難處理,我們的組合倉位由看到的機會決定。”
“雙底”龍頭大級別機會將現
近日北向資金出現較大規模流出。對此,趙軍認為,與以前較大流出不同,這次更像是一種應對短期市場不確定性的“應激反應”,不具備長期的指向意義。“我們所了解的真正長線配置中國的基金,并沒有出現大的、對中國根本性投資意愿的改變。”
對于當前市場的各類投資機會,趙軍認為,情緒的鐘擺應該在積累很強大的反向勢能。
他表示,當下在A股、港股市場正積累一批“雙低”狀態下的優質龍頭公司,其潛在的投資預期收益空間將是大級別的,淡水泉內部定義為“十環機會”。他解釋,“雙低”是企業當前處于經營發展周期低位,但在未來1-3年將進入景氣上行周期,迎來躍升發展,同時投資人對其預期不高,位于情緒低位,股價表現也落后于市場,具備一定估值優勢。但是不是機會還要甄別,尤其要判斷其成長空間、估值彈性、時間周期及確定性等因素。在當前市場,一方面他和團隊對這些機會的未來有信心,另一方面很興奮,這也是過去這段時間淡水泉始終保持高倉位運行的原因,預期評估周期是一到兩年維度。
談及A股市場投資底層邏輯,趙軍認為,A股市場還是以本土投資人為主。“我們長期看好國內居民財富、企業、機構配置A股的需求,這是A股市場最重要的一個底層邏輯。”
他表示,經濟運行中既有市場力量也有政策力量,如果外面的市場環境越復雜,比如有海外疫情防控政策、疫情恢復和供應鏈問題、國際關系等問題,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就越大;環境越困難,政策調節的力量就會越強。
物流龍頭有想象空間
就基金重倉信息技術行業和交通運輸行業,趙軍做出策略闡釋。
“物流行業是中國經濟一個大賽道。”他表示,首先,規模效應、網絡效應對頭部公司而言差異性不大,最后差異在于對產品定價能力,將形成巨大利潤差異,最終形成商業競爭優勢。其次,有一些新興成長領域,比如從單一領域向綜合物流服務商進軍,再比如國際業務往往是一片藍海。最后,因為是資產密集型和人力密集型行業,物流行業競爭格局一旦穩定后,企業成長往往要向管理要績效,公司需要強大的管理運維能力。對標美國頭部公司凈利,中國頭部企業還有很大想象空間。
對于信息技術行業,趙軍目前看好兩個方向:一是各行各業數字化、智能化方向,比如細分領域解決方案提供商,或者底層技術提供者。二是進口替代主題。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總量需求增長其實不多,但是結構性增長每年都能找到。這些企業基本都滿足兩個特征:細分領域的第一位置、相對合理的估值。
此外,趙軍表示,最近在加大對港股的布局。港股互聯網及中概股近期經歷了一次壓力測試,投資難點在于市場何時能夠對這類資產的投資邏輯和估值定價重新建立起新共識。“過去一年多下跌過程中,很多過去基本面認知的方法及對應的估值方法,都出現了被證偽的現象,同時投資人還要等待基本面的催化劑。我們處在嘗試性布局或保持高度關注、迭代階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