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 15:13 | 來源:和訊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首輪問詢中,監管層就對新天地藥業是否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的創新創業企業、是否符合創業板行業定位提出質疑。在之后的幾輪問詢中,新天地藥業是...
????????在經歷多輪問詢后,河南新天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天地藥業)終于迎來上會時刻。根據創業板上市委審議會議公告,將于5月20日審議新天地藥業首發上會。
????????盡管新天地藥業選擇的是創業板,但其是否符合創業板的“三創四新”卻遭到重點問詢。報告期內,新天地藥業還出現基層研發人員大幅離職、研發人員薪酬低于同行業和同地區平均工資水平、繳納社保不合規、核心技術人員認定等問題。
創業板定位遭重點問詢 行業定位或“取巧”
????????在首輪問詢中,監管層就對新天地藥業是否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的創新創業企業、是否符合創業板行業定位提出質疑。在之后的幾輪問詢中,新天地藥業是否符合創業板“三創四新”定位問題也一直備受關注。
????????對于深交所的上述問詢,新天地藥業表示,公司屬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所處行業及所經營業務符合國家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定位,主營業務屬于《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分類(2018)》中規定的“020902化學藥品與原料藥制造”,屬于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范疇。
????????不過,新天地藥業的回復并未說服監管層。在第二輪問詢中,監管層對新天地藥業認定的所處行業提出質疑。
????????監管層提出,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017年版)》,“醫藥中間體”劃分為“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C26)-有機化學原料制造業(C2614)”,《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017 年版)》中的“醫藥制造業(C27)-化學藥品原料制造業(C2710)”僅包含原料藥,未顯示包括醫藥中間體。
????????作為一家主要從事手性醫藥中間體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醫藥制造企業,新天地藥業主要產品為左旋對羥基苯甘氨酸系列產品和對甲苯磺酸。且上述兩款產品合計營收占比在報告期內均超過95%。
????????對于監管層的疑問,新天地藥業表示,“醫藥制造業(C27)”未明確是否包含醫藥中間體,且左旋對羥基苯甘氨酸系列產品作為高級醫藥中間體只需經過較少的化學反應步驟即可合成為原料藥,屬于高級醫藥中間體,應將其列入“醫藥制造業(C27)”。
????????值得一提的是,C26企業近來上市并不順利,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遭否決的C26IPO企業共有5家,而2022年以來,截至5月18日,擬創業板上市的C26企業中已有6家撤回申請。
????????新天地藥業選擇將行業定位為C27而非C26是否與上述情況有關,外界就不得而知了。
21年研發投入不增反降 研發人員平均薪資均低于同行業、同地區
????????不過,從研發投入、研發人員薪酬看,新天地藥業研發能力多少顯得有些孱弱。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新天地藥業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712.36萬元、2061.93萬元、2058.92萬元。2021年的研發投入并未隨著營收的增長而有所增加,反而較2020年略有減少。在研發投入占比上,2021年也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由2020年的4.76%降至4.01%。
????????與同行業比較,新天地藥業的研發投入也較為遜色。2019年至2021年,新天地藥業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4.21%、4.76%、4.01%。同期,行業平均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1%、5.44%、5.42%,均高于新天地藥業。
????????在研發人員平均薪資上,新天地藥業與行業平均水平差距更甚。據其對深交所問詢的回復函顯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研發人員的平均薪酬分別為4.94萬元、5.64萬元、6.4萬元,而其選取的對比公司普洛藥業(000739)同期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分別為17.13萬元、22.25萬元、22.99萬元,遠高于新天地藥業。
????????新天地藥業對此的解釋為,普洛藥業研發中心所在地均屬經濟較為發達地區,平均薪酬水平普遍高于新天地藥業所在地,且二者研發內容也有所不同。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天地藥業研發人員平均薪酬卻低于其所在地區平均薪酬。數據顯示,2018年及20219年,新天地藥業所處的東陽市平均薪資為6.27萬元、7.85萬元,均高于新天地藥業同期研發人員平均薪資。與長葛市的平均薪資比較,新天地藥業研發人員平均薪資仍略低。
IPO途中超10%研發人員離職 核心技術人員認定存疑
????????筆者還發現,新天地藥業在2021年出現基層研發人員大幅離職的情況。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末,新天地藥業擁有106名研發人員;截至2021年末,研發人員降至95人。
????????新天地藥業對這一情況的解釋為,“主要由2021年部分基層層研發人員離職后,公司根據產品研發需要補充招聘了研發人員,其中16名基層研發人員尚在見習期,因此未納入到研發人員統計。”
????????根據河南省相關規定,允許畢業2年以內的畢業生到指定單位見習3-12個月,見習人員于見習單位簽訂見習協議,見習人員不屬于見習單位的在崗員工和從業人員。
????????截至2021年末,新天地藥業共有16名基層研發人員處于見習期,故未納入員工人數計數。
????????從這一解釋不難看出,2021年末的95名研發人員中存在部分于2021年補充招聘的人員。也即意味著,2021年,新天地藥業至少有11名研發人員辭職,占2020年末研發人員總人數比例10.38%。
????????截至發稿,新天地藥業并未回復上述人員離職的原因。
????????此外,在核心技術人員的認定上,也存在令人不解的地方。
????????劉萬民、劉超、王利英為新天地藥業招股書中認定的3名核心技術人員。另外,新天地藥業還于2021年3月聘任劉宏民為公司的首席科學家。
????????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劉宏民還曾是新天地藥業董事會成員之一,任獨立董事,2021年3月,免去其獨立董事職務后,聘任其為公司首席科學家。根據招股書,劉宏民2021年擔任首席科學家期間的薪酬為48.77萬元。
????????劉宏民的主要工作職責可分為四部分:為公司新項目立項提供建議和指導;參與公司研發活動,為公司研發項目提供技術建議;接受公司委托,組織人員完成公司技術瓶頸攻關或開發;配合公司進行項目申報和項目開發。
????????其在職期間,參與了新天地藥業包括他達拉非、馬來酸氯苯那敏、硫酸氫氯吡格雷、非布司他、混旋對羥基苯甘氨酸合成工藝優化提升、右旋苯基乙磺酸合成工藝優化提升、鹽酸莫西沙星側鏈填充床連續加氫技術研究等項目的日常會議。
????????一般說來,首席科學官主要是指在組織機構中科研業務的項目帶頭人或總負責人,對醫藥企業而言,首席科學官的存在主要是負責公司主要的研發工作。但蹊蹺的是,新天地藥業授予了劉宏民如此重要的崗位,卻并未將其認定為核心技術人員。
????????而劉宏民鄭州大學教授、博士導師、藥物關鍵制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的身份,也引起監管部門關注,監管部門要求新天地藥業說明劉宏民的任職是否符合規定、向其支付薪酬的行為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