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1 14:3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存量競爭的大環境下,公募行業的首尾差距也在拉大,一些中小基金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出現告負情況。
????????A股半年報披露接近尾聲,部分上市公司控股或參股的基金公司的上半年營收“成績單”也陸續揭曉。
????????盡管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但許多基金公司仍然憑借品牌效應、渠道營銷策略、創新產品開拓等因素,逆勢取得了較好的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在存量競爭的大環境下,公募行業的首尾差距也在拉大,一些中小基金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出現告負情況。業內人士認為,基金行業已進入了存量博弈階段,強者恒強現象顯著,但中小基金公司并非沒有機遇,如果能發揮自身優勢,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路徑,也可在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
明星基金公司“成績單”揭曉
????????上半年市場的震蕩令權益類基金整體規模縮水,但許多基金公司的營收情況依然亮眼。
????????比如劉彥春、余廣等明星基金經理所在的景順長城基金。8月29日晚間,景順長城基金的股東長城證券(9.220,0.00,0.00%)公布了半年報。數據顯示,景順長城基金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接近22億元,同比增長3.09%;實現凈利潤7.56億元,同比增長5.01%。
????????農銀匯理基金在今年上半年也獲得了1.21億元的凈利潤。8月29日,農業銀行(2.840,0.02,0.71%)公布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農銀匯理基金資產管理總規模418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38億元。
????????無獨有偶,多家社會知名度很高的頭部基金公司,也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在已披露凈利潤的基金公司中,富國基金、華夏基金等公司的上半年凈利潤超過10億元。據招商證券(13.260,0.15,1.14%)、國泰君安(14.750,0.07,0.48%)證券半年報,博時基金、招商基金、華安基金上半年凈利潤均同比上漲,分別達到了8.73億元、9.54億元、5.1億元,較2021年上半年末增長超8%、21%、13%。
????????震蕩市巧打“特色牌”
????????與大中型基金公司相比,不少中小型公司也憑借自身特色取得了上半年營收與凈利潤的“雙增長”。
????????例如,西部證券(6.460,-0.04,-0.62%)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其參股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的營業收入達到2.18億元,同比增長近三成,凈利潤為0.32億元,同比增長98%;國脈科技(5.540,-0.09,-1.60%)半年報也顯示,其參股公司興銀基金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1.3%,凈利潤增長22.48%。
????????梳理可見,這些中小基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或是加大了渠道開拓,或是發力創新產品,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打出了各自的“特色牌”。
????????“今年權益市場波動較大,固收產品在渠道推廣方面更具有優勢,我們今年也加大了這方面的持營投入,疊加公司歷來深耕固收類產品,且今年業績較好,因此總體盈利上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小。”某中小基金公司人士對記者說。
????????新發基金的有序推進也令一些中小基金公司的規模出現上漲。以興銀基金為例,該公司今年5月成功發行了一只創新型產品——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首發規模超過33億元,對于公司現有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來說增量不小。
????????存量競爭加大行業差距
????????隨著公募基金市場逐漸進入存量博弈階段,行業內公司的首尾差距也在不斷拉大。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基金公司顯然“有人歡喜有人憂”,部分基金公司上半年的盈利甚至為負。
????????近日,國盛金控(8.350,-0.01,-0.12%)、南華期貨(10.330,-0.15,-1.43%)半年報分別顯示,江信基金上半年凈利潤虧損近0.25億元,南華基金也虧損了0.12億元。
????????“上半年市場環境不佳,基金規模擴張其實較難。對些小公司來說,在收入縮水而成本不變的情況下,較易形成虧損。”格上財富金樟投資研究員蔣睿說,基金行業已經進入了存量博弈階段,強者恒強現象顯著,但中小基金公司并非沒有機遇,如果能發揮自身優勢,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路徑,也可在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
????????泰信基金總經理高宇表示,中小基金公司資源較少,在與大型公司競爭時,確實處于相對不利的位置。在他看來,中小公司想要破局,還需規劃一條差異化的發展路線,在某些特定領域形成一定的比較優勢。
????????基金研究人士認為,每家公司的背景、發展路徑、高管履歷、人才培養機制是有差異的,各家基金公司擅長的領域也不盡相同,在互聯網時代下機遇還有很多,最大化發揮自身優點、提高客戶體驗感、增強客戶黏性,也能找到發展突破口。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