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6 15:49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往在部分代銷渠道實施短期激勵的影響下,“贖舊買新”成為基金行業的“頑疾”,新基金成立半年左右時間份額縮水已成常態,監管也曾要求基金管理公司,首發權益類基金若是出...
因違反基金銷售相關法規中的多項規定,監管重拳出手,對相關金融機構出具監管罰單。
河北證監局網站顯示,某大型國有銀行河北省分行在開展基金銷售業務中存在五大問題,被河北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其中提到的“對部分基金產品在認購期實施特別的考核激勵政策”這一違規行為,更是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事實上,無論是在《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還是在《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多份文件中,監管層都多次強調,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將基金銷售收入作為主要考核指標,不得實施短期激勵,不得針對認購期基金實施特別的考核激勵,切實改變“重首發、輕持營”的現象。
過往在部分代銷渠道實施短期激勵的影響下,“贖舊買新”成為基金行業的“頑疾”,新基金成立半年左右時間份額縮水已成常態,監管也曾要求基金管理公司,首發權益類基金若是出現成立后半年內單一渠道凈贖回規模超40%的現象需向各地證監局上報。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監管進一步加強從基金銷售機構到基金管理公司的督導,有望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又有基金銷售機構接監管罰單
基金代銷機構的違規行為再次引起監管關注。
近日,河北證監局下發《關于對某國有大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2023〕6號))》。
《決定書》中提到,經查,你行基金銷售業務存在以下問題:部分分支機構及代理網點基金銷售業務負責人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對部分基金產品在認購期實施特別的考核激勵政策、
未每半年對基金銷售業務開展一次投資者適當性自查并形成自查報告、合規風控人員對基金銷售業務經營運作進行監督檢查的履職有效性存在不足等五大問題,我局決定對你行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你行應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分支機構合規管控和人員資質管理,并于4月30日前向我局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其中,“對部分基金產品在認購期實施特別的考核激勵政策”這一違規行為更是引發行業對渠道盲目沖首發規模行為的高度關注。
事實上,監管層下發的多份文件中,一直反復強調,嚴禁基金銷售機構短期激勵行為,基金銷售機構應將銷售保有規模、投資者長期收益納入考核指標體系。
例如《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就提到,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基金銷售業務內部考核機制,堅持以投資人利益為核心和長期投資的理念,將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投資人長期投資收益等納入分支機構和基金銷售人員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并加大對存量基金產品持續銷售、定期定額投資等業務的激勵安排,不得將基金銷售收入作為主要考核指標,不得實施短期激勵,不得針對認購期基金實施特別的考核激勵。
《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也指出,基金管理公司應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踐行“逆向銷售”,積極拓展持續營銷,創新投資者陪伴方式,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督促銷售機構持續完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切實改變“重首發、輕持營”的現象,嚴禁短期激勵行為,加大對基金定投等長期投資行為的激勵安排,將銷售保有規模、投資者長期收益納入考核指標體系。
部分頭部機構開始提升保有量考核力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基金發行市場長期存在的“贖舊買新”痼疾,與新基金發行中的短期激勵行為不無關系,這一現象此前也引發監管關注。
根據此前基金君從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了解,目前首發權益類基金若出現成立后半年內在單一渠道基金凈贖回規模超40%的現象,基金公司需向各地證監局上報。
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股票投資比例在60%以上的權益類新基金如出現單一渠道募集份額在1億以上、并且成立后6個月內該渠道凈贖回規模超40%的現象,須第一時間向相關監管機構上報,并抄報相應的銷售渠道。
當時就有業內人士猜測上報數據或許是針對部分銷售渠道長期存在的“贖舊買新”現象。
“贖舊買新”是一直是被“詬病”多年的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問題背后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部分渠道為了自己的銷售收入,比較鼓勵投資者增加交易頻率,常常是一旦基金收益率達到10%左右的水平就會引導客戶贖回該基金,再去購買新基金;二是不少基金公司為了管理費收入以及考核壓力,有追求短期規模的沖動;三是部分投資者不夠成熟,喜歡追漲殺跌,比較輕信銷售渠道引導;此外,市場震蕩或也促進投資者‘拿不住’、投資者還普遍存在‘追新心態’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贖舊買新”。
最近一年多時間,基金業協會開始按季度公布各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前100名排名情況,首次將銷售機構的公募基金存量保有規模對外公布,可謂是揭開所有渠道的“底牌”,此舉正引導銷售機構走出“重首發輕持營”的怪圈。
部分銷售渠道也開始進行自我變革,加大對基金保有量的考核,更重視客戶體驗而不是基金銷售量。
據基金君了解,近期有頭部券商對基金銷售考核比重做出調整,將此前的“首發占六成、保有量占四成”,現在“保有量占六成、首發占四成”。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加大保有規模考核力度,引導客戶長期持有,更有利于客戶獲得長期更好的投資收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