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2 16:00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料顯示,圓心科技目前主要有三條業務線,分別是院外綜合患者服務的“妙手醫生”“圓心藥房”平臺;供給端賦能服務的“圓心醫療”;創新醫療健康服務的“圓心惠保”等。最...
近日,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圓心科技”)再次遞交招股書,高盛及中信證券為其聯席保薦人。
這已經是圓心科技第五次遞表。首次遞表時間可以追溯到2021年,此前的四次嘗試均因超期失效。不過,招股書“期滿失效”是港股IPO流程中較為常見的現象,大部分公司都會選擇過期失效后更新。根據香港上市規則,香港聯交所認為原申請或再次遞交六個月到期后三個月內重新遞交的,均屬于原申請的延續。
凈利潤連年虧損
資料顯示,圓心科技目前主要有三條業務線,分別是院外綜合患者服務的“妙手醫生” “圓心藥房”平臺;供給端賦能服務的“圓心醫療”;創新醫療健康服務的“圓心惠保”等。最新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圓心科技在全國布局321家藥房,覆蓋了102個城市,與2022年年末的102城320個藥房的數據基本持平。
2020-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圓心科技營收分別是36.29億元、59.38億元、77.75億元、46.45億元,但凈虧損金額分別為3.63億元、7.57億元、8.05億元和4.42億元,經調整后的凈虧損為3.13億元、6.21億元、6.96億元和3.91億元,累計虧損超20億元,且虧損額逐年擴大。
與此同時,圓心科技2023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8.8%,同期京東健康、叮當健康等企業的毛利率都在20%以上。
圓心科技表示,虧損是由于對業務擴展及技術能力的投資,公司致力推動客戶參與度和提高品牌知名度,而非尋求實時的財務回報或盈利能力,可能在未來兩年繼續虧損,計劃通過成本控制、改善運營效率等方式扭虧為盈。
虧損的同時,圓心科技的現金流狀況也不樂觀,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現金凈額分別是-2.04億元、-8.14億元、-6.40億元和-1.47億元。圓心科技將其同樣歸結于市場推廣等導致的銷售、行政開支增加。但圓心科技也表示,公司繼續擴展業務(特別是院外患者服務)均具有龐大現金需求,維持充足流動資金對業務運營至關重要。
圓心科技毛利率下滑和現金流持續告負,均與高企的銷售開支有關。2020-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同期的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為4.95億元、8.19億元、10.27億元和5.57億元,銷售費率13.7%、13.8%、13.2%和12%。
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圓心科技,對外部融資頗有依賴。自2015年成立以來,圓心科技經歷數輪融資,總計融資額超50億元,其中不乏騰訊、紅杉資本、啟明創投、易方等明星資本。
在此次IPO募資,圓心科技稱,將分別用于在未來數年發展院外患者服務、供給端賦能服務和醫療產業端賦能服務三項業務,提高技術實力及數據分析能力,一般公司用途及運營資金。
旗下藥房業務違規頻發
圓心科技虧損的背后是核心業務無法盈利,2020-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97.5%、94.6%、93.7%和95.0%的收入來自院外綜合患者服務,分別為35.37億元、56.15億元、72.83億元和44.15億元,但這一業務的毛利率已不足7%。
據圓心科技介紹,公司這一部分業務構建服務組合,與院內就診形成互補,以滿足患者對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主要包括院外藥房服務、院外醫療服務及藥品批發服務。通過向包括醫藥公司、醫院、患者和保險公司等客戶提供不同類型服務,圓心科技認為公司已經建立起了閉環的系統,讓醫療價值鏈的所有參與者均可將我們的資源用于醫療場景的各類需求,繼而增加盈利機會。
但需要注意的是,圓心科技所“閉環”的這一模式,實質上是以平臺鏈接醫生端、患者端、藥品端和保險端,這一模式的可復制性讓需要京東健康、叮當健康、平安好醫生等平臺的競爭,或將消耗更高的成本維系客戶。
此外,由于圓心科技承接了處方藥等市場,合規風險同樣是一把“懸頂之劍”,旗下藥房不乏被罰先例。
上海市閔行區醫療保障局2023年11月發布的通報顯示,圓心科技旗下的上海圓心云智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劍川路二店違反購藥管理規定,未按照規定核驗參保人員醫療保障憑證及未進行代配人信息登記,導致遺失醫保卡被盜刷,造成醫保基金損失,被處罰款。該公司其他藥房還曾因生產經營產品衛生安全評價不合格被罰款。
2023年2月,湖南圓心大藥房有限公司超出經營范圍銷售被罰款1萬元,此前該公司曾因未取得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普通貨物運輸經營被處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