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4 10:31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合力泰于1月30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90億元至120億元,預計基本每股收益為虧損3.8506元/股至虧損2.8879元/股。預計公司2023年末凈資...
在披露最高預虧百億元的業績預告,被投資者送上“爆雷王”稱號后,合力泰已連續三個交易日一字跌停。
根據公告,合力泰在2023年或最高虧損120億元,期末凈資產或直接為負,且存在退市風險。
預計最高虧120億元
或虧成負資產
合力泰于1月30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90億元至120億元,預計基本每股收益為虧損3.8506元/股至虧損2.8879元/股。預計公司2023年末凈資產為負值,即-65.1億元至-35.1億元。
據了解,合力泰創立于2003年,主要產品包括新型顯示、光電傳感、FPC柔性線路板、新材料等,此前曾擁有三星、華為、OPPO、VIVO等大牌客戶,被視為液晶觸控產品行業細分龍頭。
但近年來公司業績表現欠佳。根據財報數據,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連續三年同比下滑,三年累計凈虧損額超65億元。其中,2022年營收119.08億元,同比下滑超26%;歸母凈虧損為34.66億元,同比下降4615%。期末公司凈資產降至54.85億元。
此外,在業績預告中,合力泰直言,如果公司2023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根據相關規定,在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后,公司股票交易將可能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深交所火速下發關注函
對于2023年業績下滑的原因,合力泰表示主要為主營業務影響、減值準備影響兩方面。其中,減值準備影響備受關注。
根據合力泰表述,公司對應收款項、存貨及固定資產、商譽等資產進行了減值測試和分析,減值對利潤總額的影響金額約74億元至94億元。其中,公司計提應收款項信用減值損失約13億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約33億元至43億元,計提長期資產減值準備約28億元至38億元。
對此,網上有不少投資者留言,對公司大額虧損表示不理解,并對減值準備的合理性提出了質疑。
深交所也火速下發問詢函,除要求合力泰量化分析銷售額和毛利率均同比下降的原因外,還要求其說明計提壞賬準備的合理性、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合理、長期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是否合理等問題。
根據合力泰在2月2日晚間的回復公告,其中,在存貨跌價準備計提上,近年來公司產品訂單持續下降,導致前期備貨形成的物料形成庫齡較長的存貨,公司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方法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計提減值金額合理。同時,根據公司所處的行業環境、資金流受限對接單生產的影響以及營業收入和毛利率下降,公司長期資產存在明顯的減值跡象。
此外,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該公司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
連續三天跌停
二級市場上,1月26日以來,合力泰股價連續收跌,且自業績爆雷消息傳出后,更是連續3個交易日一字跌停。截至2月2日收盤,每股報1.5元,市值也縮水至47億元。
業績爆雷、股價大跌下,不少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提問,管理層是否有信心讓公司扭虧為盈、假如公司如預告的那樣披星戴帽怎么辦等問題。
對此,合力泰回應稱,公司經營層會盡最大努力來解決當前內外經營環境承壓的挑戰,盡最大努力做好資金的統籌規劃和利用,做好業務板塊整合。公司充分理解廣大中小股東對本公司的關切和擔憂,因此公司一直在努力地著手解決所面臨的困難,對于項目的推動需要時間,請廣大投資者予以理解和支持,注意投資風險。
此外,在這場爆雷風波中,第二大股東比亞迪也“受傷”頗深。
早在2015年,比亞迪宣布將旗下電子部件業務出售給合力泰,交易代價為23億元,并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此后,比亞迪與合力泰積極展開合作,合力泰也曾在去年表示,比亞迪是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主要在車載顯示屏、攝像頭、FPC等車載電子產品方面有合作。
截至2023年9月末,比亞迪仍持有合力泰11.11%股份,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如果目前比亞迪未減持的話,以2月2日1.5元/股的收盤價測算,其持股市值僅剩5.19億元。
另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合力泰股東總戶數整體呈下降趨勢,不過截至1月19日,總戶數仍超11萬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