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10:17 | 來源:東方財富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行業競爭來看,國創醫藥提到融資渠道單一、資金相對不足、儲備人才不足。此外,相較于可比公司,國創醫藥經營規模較小,產品數量、員工人數規模更是較小,與大型醫藥公...
在IPO階段性收緊、醫療反腐、監管愈加嚴格的背景下,醫療企業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近日,上海國創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計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A股上市,輔導機構為民生證券。
曾遭深交所審核問詢
事實上,早在2022年12月,國創醫藥已經向深交所創業板發起IPO申請,保薦機構同樣為民生證券。輔導備案報告稱,因保薦機構就三創四新屬性與深交所創業板審核中心進行了溝通,經綜合考慮后撤回創業板上市申請,并于2023年12月14日終止審查。
在深交所發出的審核問詢中,國創醫藥的創新性及核心競爭力受到諸多關注。
對此,國創醫藥回復稱,公司收購前已重視研發項目開展及研發團隊建設,并基于前期研發布局的經驗教訓及國家產業政策的影響收購重慶賽維資產組及山東中泰資產組。
需要指出的是,國創醫藥對單一產品依賴度較高。報告期內,普瑞巴林膠囊分別實現營收1.88億元、1.61億元和1.65億元,占自產產品銷售收入的89.06%、80.94%和65.56%。
此外,國創醫藥研發創新能力偏弱。根據藥融云平臺數據,國創醫藥自2016年11月“阿維莫泮”和“阿維莫泮膠囊”兩款化學新藥生產經審核批準后,再無新藥申請的記錄,這意味著國創醫藥七年無新藥面世。
從行業競爭來看,國創醫藥提到融資渠道單一、資金相對不足、儲備人才不足。此外,相較于可比公司,國創醫藥經營規模較小,產品數量、員工人數規模更是較小,與大型醫藥公司相比,公司在產品數量、銷售渠道上明顯不足,雖然儲備了較多的研發項目,但形成收入仍然存在不確定性;而經營規模較小直接導致公司抵御風險能力較差。
推廣費超扣非凈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國創醫藥對于銷售方面的投入頗為重視。報告期內,該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42億元、7814.01萬元和7386.9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89%、20.06%和16.54%。其中,市場推廣費分別為1.21億元、6409.51萬元和6078.7萬元,分別占國創醫藥銷售費用的85.57%、82.03%和82.29%。
也就是說,國創醫藥近三年市場推廣費合計2.46億元,同期公司實現的扣非凈利潤為1.76億元,市場推廣費約是扣非凈利潤的1.4倍。
在第一輪和第二輪審核問詢函中,深交所均對國創醫藥的銷售費用及推廣費用質疑。深交所要求國創醫藥說明推廣服務活動的合法合規性,推廣服務商是否存在替發行人進行費用過賬的情形,主要推廣服務商是否與發行人及實控人、董監高、員工或前員工存在關聯關系,發行人及實控人、董監高、員工等是否因商業賄賂等違法違規行為受到處罰或被立案調查,主要產品中標集采前后發行人推廣活動的差異情況等進行說明,并要求保薦人、申報會計師發表明確意見,說明對推廣服務商及推廣服務費真實性的核查程序、核查比例及核查結論。
自去年以來,監管多次提到醫療企業IPO市場推廣費問題。業內人士表示,對醫藥企業而言,市場推廣費向來是一項頗為重要且敏感的支出。推廣渠道和服務內容的多樣性,使該項數據成為一些企業財務造假或利益輸送的高發之地。醫藥企業的銷售費用,也成為IPO審核的關注重點。
今年1月,深交所官網顯示,成都欣捷高新技術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IPO終止。招股書披露,在IPO審核愈發嚴格、醫藥反腐潮的大環境下,企業想要成功上市,需要經過重重考驗。而國創醫藥依賴單一產品、研發能力相對較弱、市場推廣費超過扣非凈利潤等問題,其能否成功上市仍有待觀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