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15:44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內人士表示,公募股權變更通常出于兩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中小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由于經營不善,盈利能力下降,業務增長有困難,從而出現股東轉讓股權的情況。二是由于...
日前,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的一則掛牌信息出現更新。安信基金5.93%股權交易截止日再次延至3月22日。自安信基金第四大股東中廣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去年11月21日以7650萬元降價轉讓以來,該股權交易至今仍未落地。
打折仍難出售股權
安信基金成立于2011年12月6日,注冊資本金5.06億元,目前共有4家股東。其中,五礦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持有39.84%股權,為其第一大股東;安信證券、佛山市順德區新碧貿易有限公司分別持有33.95%、20.28%的股權,此次轉讓股權的中廣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是安信基金第四大股東。
2023年6月29日,中廣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在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安信基金5.93%的股權,當時股權掛牌轉讓的對應價格為8500萬元,但在2023年11月28日掛牌期滿后,安信基金5.93%股權仍未完成轉讓。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末,安信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為1185.84億元,相比2022年末,其公募管理規模同比減少50.96億元。
與上述安信基金股權交易類似,2023年7月,廣東聯合產權交易中心的信息顯示,中航信托以1.68億元的價格清倉轉讓持有的嘉合基金27.27%股權,但在掛牌期滿后未有下文。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2月,中航信托也曾掛牌轉讓這部分股權,價格亦為1.68億元。
股權變更案例增多
經梳理近年來公募基金公司股權變更案例可知,在行業馬太效應愈加顯現的同時,中小公募基金公司股權變現難度加大,甚至延期、降價均無人問津更是家常便飯。
業內人士表示,公募股權變更通常出于兩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中小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由于經營不善,盈利能力下降,業務增長有困難,從而出現股東轉讓股權的情況。二是由于股東自身經營不善或戰略轉型等方面原因急需套現,出讓股權。
自2023年以來,就有新華基金、嘉合基金、上銀基金、諾安基金、紅塔紅土基金等多家中小公募股權先后遭股東轉讓。
財經評論人士郭施亮曾表示,這一情況或與基金產品投資回報不及預期、市場環境不佳等因素相關,導致股東退出意愿升溫,加快行業洗牌。雖然行業競爭激烈,但對中小公募基金來說,若未來可以引入有實力的股東,則有利于長期發展,但股東頻繁轉讓股權,或不利于基金公司的經營管理,一般而言,穩定的股權結構會對基金公司的中長期發展更有利。
另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實際上,近年來基金公司股權變更已經常態化。隨著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增加,收購中小基金公司股權,已成為部分機構旨在進入基金市場的重要渠道之一。對于基金公司而言,如果是中小股東的股權變更,對于基金公司并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如果是大股東或者是控制權的變更,對于基金公司在經營模式、管理理念、發展戰略等方面會產生較大影響。
公募人士表示,近年來公募股權變更增多,有的是做股權激勵,有的是增資擴股,為基金公司或基金子公司“輸血”;有的是為了獲得控股權,或者外商獨資控股。不論是股東方加強公募業務支持,還是人才激勵,都是通過基金公司層面進行創新,或是優化公司治理結構,整體將有利于增強基金公司在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