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 11:2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需要關注的是,一個月前,*ST新紡還收到河南證監局下達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經查,公司連續七年財務造假,其間虛增凈利潤金額高達23.93億元,公司及相關董監高人員因...
連續七年財務造假、凈利潤連續三年虧損、股價連續19個交易日低于1元、2023年財報非標+凈資產為負……在停牌長達一個月后,*ST新紡(0.460, 0.00, 0.00%)(維權)(原“新野紡織”)5月29日深夜收到深交所關于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
公告顯示,因觸及“凈資產為負”以及“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的退市情形,深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自6月6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新紡股東戶數為3.47萬戶,公司最新股價為0.46元。
需要關注的是,一個月前,*ST新紡還收到河南證監局下達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經查,公司連續七年財務造假,其間虛增凈利潤金額高達23.93億元,公司及相關董監高人員因此遭到重罰。
*ST新紡即將退市
*ST新紡5月29日晚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關于河南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
具體來看,*ST新紡2023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8.34億元,且2023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觸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8月修訂)》第9.3.11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深交所表示,根據相關規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的審議意見,決定*ST新紡股票終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4年6月6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為15日,預計最后交易日期為2024年6月27日。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記者注意到,*ST新紡不僅因2023年度凈資產為負值而觸發退市情形,還因凈資產大幅“變臉”,導致現任董監高遭到監管警示。
*ST新紡公告稱,公司于5月29日收到河南證監局下發的《關于對河南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經查,1月31日,公司披露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即“凈資產”)為4.11億元至4.61億元。而在其4月30日披露的2023年年報中,公司2023年末凈資產為-8.34億元。
河南證監局認為,公司2023年度業績預告披露的凈資產與年度報告存在較大差異且方向發生變化,上述行為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中國證監會令第182號)第三條第一款規定。公司董事長鄭軍輝、財務總監肖新宅、董事會秘書王中偉對以上行為負有主要責任,決定對公司及鄭軍輝、肖新宅、王中偉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曾連續七年財務造假
資料顯示,新野紡織于2006年11月在A股上市,主要產品包括紗線系列產品、坯布及面料系列產品。今年3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ST新紡立案。
4月末,公司收到監管部門出具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經調查,公司涉嫌虛增、虛減營業收入,虛減、虛增營業成本,虛增存貨,虛增研發費用,導致2016年至2022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據計算,2016年至2021年新野紡織共虛增利潤總額23.95億元,2022年虛減利潤7.63億元。
新野紡織是如何進行上述長達七年財務造假的?
經查,在虛假貿易虛增營業收入方面,2016年至2022年,新野紡織及子公司通過與外部業務主體之間不具有商業實質、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虛假貿易虛增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造成七年間虛增收入合計57億余元。
在虛減營業成本方面,公司通過調整原材料入賬數量、金額或憑證,虛增產成品數量等方式虛減營業成本,2016年至2022年合計虛減成本總額25.79億元。其中,2016年虛減營業成本4.07億元,2017年虛減營業成本4.90億元,2018年虛減營業成本2.70億元,2019年虛減營業成本7.15億元,2020年虛減營業成本5.33億元,2021年虛減營業成本7.49億元,2022年虛增營業成本5.85億元。
彼時,公司表示,前述事項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實際上,*ST新紡早在4月下旬便已提前鎖定面值退市。4月22日,*ST新紡股價為0.6元,已是連續第14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即使后續6個交易日股價連續漲停,公司股價也難回1元以上。
彼時,*ST新紡已經積聚多重潛在退市風險,包括重大違法強制退市、財報類強制退市、面值退市等。而根據觸發時間表來看,隨著公司4月30日發布2023年年報,財務類強制退市指標率先發威,將公司出清A股市場。
雖然*ST新紡即將退市,但連續七年財務造假絕不會讓公司如此“一退了之”。針對財務造假行為,河南證監局擬決定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合計罰款4250萬元。其中,公司被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1000萬元罰款;時任公司董事長魏學柱和董事、副總經理、時任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許勤芝被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